山东国内国际频道视频电子报 下载APP 微信扫码下载客户端 济南 济南 青岛 青岛 淄博 淄博 枣庄 枣庄 东营 东营 烟台 烟台 潍坊 潍坊 济宁 济宁 泰安 泰安 威海 威海 日照 日照 临沂 临沂 德州 德州 聊城 聊城 滨州 滨州 菏泽 菏泽 公益 公益党建 党建体坛 体坛娱乐 娱乐相亲 相亲汽车 汽车职场 职场教育 教育科技 科技评论 评论产经 产经青未了 青未了政务 政务眼界 眼界味道 味道房产 房产文旅 文旅经济 经济消费 消费社会 社会财经 财经健康 健康看点 看点本地 本地壹点号 壹点号摄影 摄影福彩 福彩乐活 乐活书画 书画AI写稿 AI写稿时事 时事壹粉 壹粉大学 大学智库 智库同城 同城舆情 舆情省政府 省政府法治 法治演艺 演艺电商 电商商务 商务康养 康养社科 社科对外传播 对外传播原创 原创聚焦山东 聚焦山东养老 养老孕婴童 孕婴童生活 生活综合 综合 推荐 推荐直播 直播果然视频 果然视频壹视频 壹视频小视频 小视频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黄三角早报 黄三角早报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为融媒呈现全市大运河遗产保护成果,实现“正能量 大流量 强引导”传播效果,特推出“好韵 好运”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融媒系列报道。 好运 好韵|微山县博物馆,一馆诉尽大运河微山段风华 微山县博物馆矗立在古老的大运河畔,馆内藏品丰富,从记载运河发展的石碑、诗词,到不同时期的地图、珍贵文物,再到创新的多媒体展示,全方位呈现大运河微山段的历史与文化,其中260秒的动画重现康熙、乾隆下江南的沿岸盛景,令人仿佛穿越时空。以文物为载体,微山县博物馆述说着大运河、微山湖文化的饕餮盛宴。运河穿馆而过诉说运河微山段历史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连接起了无数的历史与文明。微山县,这座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小城,因大运河微山段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大运河在历史上多次因黄河决口和泛滥而淤积受阻,《明史·河渠志》里有“夏镇新河,自沛县留城至南阳,凿新河,避黄河之险”的描述。明嘉靖四十四年至隆庆元年(1565-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8-19 果然视频|好运·好韵!微山县博物馆,一馆诉尽大运河微山段风华 微山县博物馆矗立在古老的大运河畔,馆内藏品丰富,从记载运河发展的石碑、诗词,到不同时期的地图、珍贵文物,再到创新的多媒体展示,全方位呈现大运河微山段的历史与文化,其中260秒的动画重现康熙、乾隆下江南的沿岸盛景,令人仿佛穿越时空。以文物为载体,微山县博物馆述说着大运河、微山湖文化的饕餮盛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彦霏)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8-19 还原运河沿岸风土人情,“我家就在岸上住·智运村”项目进展顺利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流淌千年的运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而今,乔羽先生笔下的大运河两岸,正以生态新姿展现出靓丽英姿。在梁济运河岸边,由北京机器人谷投资有限公司、太白湖文旅康养集团联合浪潮等国内科技龙头企业打造的“我家就在岸上住·智运村”项目,围绕运河文化,构建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模板,还原大运河沿岸美景和济宁运河风土人情,让古老的运河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公共区域装修基本完成已有部分商家入驻营业7月23日,走进“我家就在岸上住·智运村·大孟”项目现场,古朴的灰瓦与纯净的白墙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与韵味的画面;木船、石磨、稻草等元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7-23 果然视频丨“我家就在岸上住”带你感受运河沿岸风土人情 我家就在岸上住·智运村·大孟项目占地75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按照“智慧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理念,建设运河古院落、零碳小院、运河膳房、运河美学馆等,打造“文旅数字化应用聚集地、运河零碳生态示范村”。项目投运后,可接待游客10万人、实现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带动就业1000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孙逢辉 通讯员 刘婷)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7-24 果然视频|运河文化新地标,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开园 7月28日,济宁运河文化新地标——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开园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张清直)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7-28 好韵·好运|尘埃中重生,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展现古城风貌 悠悠运河,绵延千里、跨越千年,是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融通的“大动脉”。济宁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河渠要害之地”,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屋脊”,当然这里也有明清时期管理运河的最高行政机关河道总督署。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上的重要工程,曾经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的河道总督署以全新的姿态与世人见面,展现“运河之都”风貌。展现运河风貌焕发出新活力走进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曾经的河道总督署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今在精心的规划和建设下,正逐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内,镂空墙壁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同时引起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珍惜。往里走去,河道总督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8-09 好韵·好运|深耕运河文化,济宁市博物馆文化味、烟火气融入生活 从早期的馆内讲解服务,到“文博大课堂”走进中小学,再到各类特色社教活动的开展,不断创新进取。如今,济宁市博物馆以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为使命,不断完善博物馆教育体系,带着“烟火气”和“文化味”融入生活,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小讲解员上岗收获游客好评7月30日,走进济宁市博物馆(文化中心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孔子立体壁画,各类仿古建筑、文物陈列有序分布,令人仿佛穿越时空。建筑中心螺旋式的结构令人眼前一亮,展厅布局精巧,各种立体仿古模型古朴逼真。济宁市博物馆(文化中心馆)自2019年9月29日正式开放以来,已成为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的重要场所。该馆位于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文化中心,由世界著名建筑设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8-09 果然视频|好运·好韵!济宁市博物馆,文化味和烟火气有机融合 从早期的馆内讲解服务,到“文博大课堂”走进中小学,再到各类特色社教活动的开展,不断创新进取。如今,济宁市博物馆以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为使命,不断完善博物馆教育体系,带着“烟火气”和“文化味”融入生活,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彦霏)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8-06 好韵·好运|杨义堂:运河文化的传承者,让千年水脉焕新生 水之所至,繁华渐生,一条河成就了一座城。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串联起了南来北往的文明,也成就了济宁这座“运河之都”。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十年。一条大河,滔滔奔流千年,作为独特的活态文化遗产,何以创造新生?近年来,济宁坚持大运河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步道建设。如今,经过岁月的洗礼,悠悠运河水,也与这座城一起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申遗只是过程保护传承利用在路上漫步于运河两岸,一幅“河清水秀、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古运河的生机与活力也重焕新生。“大运河申遗10年和申遗成功后10年,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7-31 好韵·好运|古韵悠悠、今风飞扬,“运河记忆”新潮涌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一条运河,灵动了济宁,也积淀了济宁,千年间南来北往的舟楫,催生出了运河文化。济宁因河而兴,依河而建,因商而荣。近年来,济宁突出文化特色,挖掘运河文化的内涵亮点和特色,加强传承和创新,以古运河为主线,打造“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一河两岸、三街六巷、四馆五点”的生动景象,让运河这条流动的千年文脉更具生机与活力。延续老街风貌留住活态历史漫步于“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古朴典雅的建筑依河而建,鳞次栉比的沿街商铺充满了烟火气,一砖一瓦浓缩了济宁的历史与风情。济宁方言小贴纸、李白手绘表情包明信片、李小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7-08 好韵·好运丨邂逅“李白”,与君共赏“活态文化”之美 沉浸式戏剧《又见太白》,至今已在济宁太白楼上演了20余次。该剧以独特视角和生动演绎,将李白在济宁的岁月重现在观众眼前。这种创新形式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让游客可游可观可互动,大呼过瘾。 在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时代使命下,济宁艺术剧院创新举措,通过沉浸式戏剧演出的形式让历史重现,让文化动起来。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7-23 好韵·好运丨邂逅“李白”,与君共赏“活态文化”之美 沉浸式情景剧《又见太白》,至今已在济宁太白楼上演了20余次。该剧以独特视角和生动演绎,将李白在济宁的岁月重现在观众眼前。这种创新形式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让游客可游可观可互动,大呼过瘾。在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时代使命下,济宁艺术剧院创新举措,通过沉浸式情景剧演出的形式让历史重现,让文化动起来。重现太白传奇传承运河文化在岁月的长河缓缓流淌中,古老的太白楼静静地矗立在古运河北岸。1200多年前,诗仙李白于此举杯邀月,挥洒豪情。而如今,值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之际,济宁艺术剧院编导的沉浸式情景剧《又见太白》在太白楼精彩上演,重现了那段传奇岁月,让李白的风采再次展现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7-22 好韵·好运丨南旺分水枢纽文物“活”起来,更火起来 细雨中的南旺枢纽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这座承载着大运河厚重历史文化的公园,自2008年开启分水枢纽的考古发掘与遗址保护工作,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大运河的文化地标。如今,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保护展示工作持续完善。目前小汶河徐建口到改道口的环境整治方案正在精心设计,新博物馆的建设选址也已完成,建设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发掘遗址再现千帆竞发风采7月2日,踏入南旺枢纽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细雨如丝,绿意盎然的园区令人心情欢畅。古老的遗迹与清新的现代生态环境相互映衬,树木葱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占地380亩的南旺枢纽遗址考古公园,涵盖了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