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内国际频道视频电子报 下载APP 微信扫码下载客户端 济南 济南 青岛 青岛 淄博 淄博 枣庄 枣庄 东营 东营 烟台 烟台 潍坊 潍坊 济宁 济宁 泰安 泰安 威海 威海 日照 日照 临沂 临沂 德州 德州 聊城 聊城 滨州 滨州 菏泽 菏泽 公益 公益党建 党建体坛 体坛娱乐 娱乐相亲 相亲汽车 汽车职场 职场教育 教育科技 科技评论 评论产经 产经青未了 青未了政务 政务眼界 眼界味道 味道房产 房产文旅 文旅经济 经济消费 消费社会 社会财经 财经健康 健康看点 看点本地 本地壹点号 壹点号摄影 摄影福彩 福彩乐活 乐活书画 书画AI写稿 AI写稿时事 时事壹粉 壹粉大学 大学智库 智库同城 同城舆情 舆情省政府 省政府法治 法治演艺 演艺电商 电商商务 商务康养 康养社科 社科对外传播 对外传播原创 原创聚焦山东 聚焦山东养老 养老孕婴童 孕婴童生活 生活综合 综合 推荐 推荐直播 直播果然视频 果然视频壹视频 壹视频小视频 小视频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黄三角早报 黄三角早报 《旧忆新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的一档直播栏目,每周日14点,为你诉说一个老故事…… 专题阅读量266.2万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 第一期 回顾 壹直播·旧忆新说|一口锅锤36000下!探章丘铁锅锻造老手艺 济南市章丘区,素有“铁匠之乡”的美誉,拥有2700多年冶铁和锻造的历史。直到上个世纪,打铁在章丘依旧非常流行。在这种打铁文化的底蕴下,一口口优质铁锅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一口铁锅经过36000锤的冷锻技艺,才能打出镜面般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与工业制造相比,手工锻造最大的区别在于温度。这并非是指锻造的温度,而是“人情”的温度。 4月4日14:00,跟着齐鲁壹点记者一起来感受章丘铁锅的锻造工艺。 2021-04-02 果然视频|三万六千锤,风靡天下的章丘铁锅到底神奇在哪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裴岩 岳致呈 编辑 裴岩 十二点道工序,十八遍火候,1000度高温冶炼,36000次捶打......一时间成了新时期的神话,章丘铁锅畅销天下,供不应求。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4-13 第二期 果然视频•旧忆新说vlog|什么是黄家烤肉?周天带你研究 你印象中的烤肉是什么样子的?是薄片状的还是小块状的? 旧忆新说第二期来到了章丘伍忠号黄家烤肉,黄家烤肉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不断的改良,这才保存了下来。现如今,每天早上店内很是热闹,不仅有当地的老顾客,还有很多从外地特地赶来的,争先恐后的来品尝刚烤出来的猪肉。 4月11号下午两点,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家烤肉,倾听黄家烤肉背后的故事。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4-09 回顾 壹直播·旧忆新说|流传百年的烤肉啥味道?出锅一瞬间你就知道了 如果说一种烤肉可以流传400年,那一定有它独特之处。章丘伍忠号黄家烤肉,经过一代代传承改良,留存至今,还成为一项非遗文化。 每天门外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不仅有当地人,还有从外地赶来买肉的老顾客。 不过啊,黄家烤肉纵有百年的历史,也得从味道上面说道说道。 这不,11日14:00,“旧忆新说”第二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济南章丘,尝尝有着百年历史的烤肉到底是个啥味儿。 2021-04-09 果然视频|皮酥肉嫩食而不腻,伍忠号黄家烤肉为什么火爆线上线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岳致呈 裴岩 编辑 岳致呈 说起“烤肉”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和以往烤肉相比,整只烤猪进炉烤制,还能皮酥肉嫩、食而不腻的,只有济南的传统名吃黄家烤肉了。 黄家烤肉起源于明末清初,由黄氏家族创制,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以整猪烤制,久放长存而驰名国内。 和响彻云霄的品牌相比,黄家烤肉的发源地却有那么一丝“神秘”。穿越了大半济南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了章丘伍忠号黄家烤肉。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4-14 一个地坑烤炉悬挂两三头整猪,烤肉老手艺也有新吃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裴岩岳致呈说起“烤肉”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和以往烤肉相比,整只烤猪进炉烤制,还能皮酥肉嫩、食而不腻的,只有济南的传统名吃黄家烤肉了。黄家烤肉起源于明末清初,由黄氏家族创制,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以整猪烤制,久放长存而驰名国内。和响彻云霄的品牌相比,黄家烤肉的发源地却有那么一丝“神秘”。穿越了大半济南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了章丘伍忠号黄家烤肉所在地,一探究竟。记者眼前是一栋3米高的小楼,楼内有个大院,院内堆砌的水泥台上,黄家烤肉第二十二代传承人黄宽正准备将已调制好的肉放入烤炉。别看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土炉子,却烹制出了经久不衰的美味。作为山东省非遗伍忠号黄家烤肉下一代传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4-12 第三期 果然视频·旧忆新说vlog|社火脸谱变了个变!周天一起来玩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岳致呈 裴岩 编辑 岳致呈 侯氏社火脸谱是山东省的传统手工艺术珍品,被誉为济南一绝,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清朝1820年。是由古时春社,秋社,春节等庙会上的祭祀时的扮神像社火活动中拌脸演变而来。同时,侯氏社火脸谱不仅仅是纯手工制作,而且传承了浓郁的齐鲁文化。4月18号下午两点,让我们一起走进侯氏社火脸谱,倾听侯氏社火脸谱背后的故事。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4-16 回顾 壹直播·旧忆新说|生旦净末丑…非遗老将讲述脸谱背后的戏剧人生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但传承便是千年历史。 戏剧于当今艺术,也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存在,一场简短的戏剧,也许就揉杂某个历史人物的一辈子。 那么,社火脸谱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又包含哪些制作工艺和历史故事? 18日14:00,候氏社火脸谱第六代非遗传承人讲述社火脸谱背后的戏剧人生。 2021-04-16 果然视频·旧忆新说|社火脸谱里的“社火”啥意思 威武的秦琼、睿智的姜太公…这些经典的社火脸谱形象,经过了社与火的洗礼,沐浴了两百年岁月的精华,如今,侯氏社火脸谱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4-25 从居委会“小作坊”到非遗文化!社火脸谱为文化传承“敞开大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裴岩岳致呈提到脸谱,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一张张五彩斑斓的京剧脸谱。脸谱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元素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精髓。殊不知,在我国古代时期,民间流传最广泛、谱式内容最为丰富的并非京剧脸谱,而是社火脸谱。作为侯氏社火脸谱第六代非遗传承人,侯志新在济南天桥区万盛社区有一个简单的工作室,每天都会教大家怎样去画社火脸谱。侯氏社火脸谱源于祭神,“脸谱侯”清代扬名说起来,社火脸谱不像京剧脸谱那样的精致,花样却真是复杂多变、琳琅满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与侯志新老师交谈中得知,社火是我国最古老的风俗之一,古人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在祭祀活动进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4-20 第四期 果然视频·旧忆新说|周末带你走进济南皮影,共赏国粹之美 一块白布、一个棚子、一盏泛黄的油灯,古韵灯影里,灵动俏皮的身影诉说动人的故事、演绎世间百态。4月25日下午两点,与您相约一起走进济南皮影。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4-23 回顾 壹直播·旧忆新说|传承光与影的艺术!济南皮影“家底儿”都在这 一方幕布,一束光亮,几只影人上下翻飞,栩栩如生,配上地道济南方言和唱腔……一场活灵活现的济南皮影戏精彩上演。 作为济南唯一一个传承有序的皮影家族,李家皮影披荆斩棘走过了百余年。 李娟作为济南皮影第五代传承人,15岁能独立演出皮影戏《荷花仙女》,自己操纵20多种道具,由济南市曲艺团录像,送往香港做文化交流。 对于“老文化”如何做到“新传承”?《旧忆新说》第四期,为你细数济南皮影的“家底儿”。 2021-04-22 第五期 果然视频·旧忆新说vlog|什么是“陶瓷大夫”?现在带你研究 (出镜/拍摄/剪辑:崔可腾 裴岩)俗话说,高手在民间。一双手“价值”几千万的民间手艺人,你见过吗?他修复过的古陶瓷,通身丝毫无缝隙,经手的瓷器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4-29 回顾 壹直播·旧忆新说|双手近亿万!揭秘济南文物修复师独家手艺活儿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那么,一双手“价值”几千万的民间手艺人,你见过吗? 他修复过的古陶瓷,通身丝毫无缝隙,经手的瓷器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齐……这就是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陶瓷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春发,价值几千万的独门绝技。 劳心经营该职业近20年,他让陶瓷完好如初,但岁月却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 5月1日14:00,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为大家揭秘一场“匠心苦旅”,探访济南非遗文物修复师独家“手艺活儿”。 2021-04-27 果然视频·旧忆新说|双手创造无价宝!济南文物修复师手把手教学 (记者/拍摄/剪辑:崔可腾 裴岩)他修复过的古陶瓷,通身丝毫无缝隙,经手的瓷器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齐……这就是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陶瓷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春发,价值几千万的独门绝技。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5-06 第六期 回顾 壹直播·旧忆新说|考验手腕上的功夫!“中华一绝”烙画铁笔生花 “烙铁”上手,区区几笔,就勾勒出一只惟妙惟肖的虾。 烙画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我国民间珍贵的稀有画种,堪称“中华一绝”。 烙画艺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对象,但在全国搞烙画艺术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 在济南,就有位“崔寨烙画”第四代非遗传承人胥晓科,可以在木板、葫芦、竹子、宣纸和牛皮上“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形成画作,也是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郝友友的入室弟子之一。 16日14:00,跟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一起来感受这般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 2021-05-12 第七期 回顾 壹直播·旧忆新说|四千年的精华!龙山黑陶,究竟有什么奥秘? 龙山黑陶,是古老的传统制陶技艺,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以黑、亮、薄著称,器型器类也复杂多变,是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 张国庆的黑陶艺术,在继承原始黑陶制作工艺的同时,又创新于现代的造型和文饰雕刻,不论是原始黑陶的复原作品,还是创新作品,都闪耀着栩栩如生的神韵。 2021-05-23 第八期 回顾 壹直播·旧忆新说|上千度高温烧制流光溢彩!博山琉璃传承玩创意 博山陶琉之艺久矣,有“中国琉璃之乡”之美誉。 博山生产陶瓷和琉璃有上千年的历史。旧时博山以孝妇河为界,河东烧制陶瓷,河西冶炼琉璃。由于处在博山城西,即西边冶炼的那条街,西冶街的名字也由此而得。 西冶工坊的琉璃艺术品精致、细腻、含蓄,以其传承千年的文化内涵和流光溢彩、变幻瑰丽的色彩成为博山琉璃的代表之一。以其上乘的品色,精湛的技艺名满全国。 博山琉璃美在哪儿?是怎样制作的?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旧忆新说》到访当地一家琉璃工坊,展示精美的琉璃。 2021-05-30 果然视频·旧忆新说|千古琉璃,是冰火两重天,也是凤凰涅槃! (出镜:岳致呈 拍摄/剪辑:裴岩 崔可腾)博山生产陶瓷和琉璃有上千年的历史,琉璃艺术品精致、细腻、含蓄,以其传承千年的文化内涵和流光溢彩、变幻瑰丽的色彩成为博山琉璃的代表之一,以其上乘的品色,精湛的技艺名满全国。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5-31 第九期 回顾 壹直播·旧忆新说|能变废为宝!“微雕神技”核雕的独家绝技揭秘 能够“变废为宝”,当属核雕。 橄榄核、核桃、杏核、桃核皆为扬弃之物,核雕堪为化腐朽为神奇之工艺品。 明人魏学洢的《核舟记》,更是把我们的眼球吸引到了技艺精湛、做工精细的作品中。 核雕曾是历代手艺人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代代相传,至今依然如故。 本期《旧忆新说》栏目组,来到了济南火车站附近,带着大家一起去探访一下这个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的宝贝吧。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