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持续深化河湖长制,谱写拥河发展新篇章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1:50 6.5万
近年来,淄博市锚定“四水统筹”为目标,以河湖为笔,持续深化河湖长制,精心勾勒幸福河湖画卷,随着孝妇河、马踏湖等“拥河发展”示范样板的惊艳亮相,淄博市探索出一条水美人和、城兴业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的一些经验做法更是被省委改革办在全省推广。

(马踏湖)
深耕河湖管护“一条链”
当传统河湖治理在“各管一段”的制度迷局中举步维艰时,淄博市却以强化机制保障为矛,坚持共建共治,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全链条标准化建设。一方面,淄博市压实河长办成员单位职责,强化重点难点问题的汇集、研究、办理与考核四项机制,确保责任到人、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淄博市持续健全“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全员行动”的协同机制,打造“齐心‘河’力,护河有我”志愿服务品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河湖管护的良好氛围。
同时,淄博市坚持因河施策,精准实施河湖管理保护措施。动态优化“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的方案,将流域系统治理任务细化为各干支流水岸共治,紧盯突出问题,全力打赢河湖治理攻坚战。此外,还积极推动数字赋能,建成投用“智慧水利”综合平台和“数字河湖”专项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河段产汇流三维模拟推进、入河排口远程监控全覆盖,通过掌上APP实现任务“直达个人”,全面提升河湖管护现代化水平。
全域统筹:绘就河湖治理“一幅图”
为破解水资源困局,淄博市积极构建现代水网,深度融入国家和省级水网体系,基本建成“两轴三区、四纵五横、七库多线”的水网格局。同时,强化河湖水系联通,全面完成市内四大流域河湖库互联互通,打造出一批精品工程,有效破解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难题。
在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方面,淄博市建立河道管理范围外50 - 150米的生态缓冲带,实现从“岸线管控”向“滨水生态”延伸。坚持“优水优用、一水多用”,全域统筹调配主客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4%。还打造了“污水处理厂 + 湿地”综合体,入河水质经湿地净化后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生态赋能:激活河湖经济“一池水”
淄博市注重夯实生态本底,累计创建多条不同级别的幸福河湖和效益河湖样板,范阳河更是列入全省首批国家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沿河建成74个水系公园,助力沿线村社共建水美家园。

(孝妇河湿地公园)
在融合人文底蕴方面,淄博市以红色文化、黄河文化、齐文化、陶瓷文化等为魂,以河湖为脉,实施“山水城”文旅融合行动,打造黄河、孝妇河等文旅示范带,创建18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构建起具有淄博辨识度的“水韵城市”意象。此外,淄博市还创新业态引流,依托河湖生态底蕴,举办音乐节、马拉松、黄河大集等品牌活动,培育出一批网红打卡地,推动“幸福河湖”向“效益河湖”升级,为乡村振兴和河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如今,淄博市正以河湖长制为笔,绘就一幅人水和谐、城兴业旺的美丽画卷,在拥河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李和晴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