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上门送款,16户村民心安了!莱阳法院化解一起土地租赁纠纷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1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通讯员 王乃正

“谢谢梁法官,帮我们彻底解决了这个大难题,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村里给我们送钱,连口水都没喝,我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近日,莱阳法院团旺法庭梁岩松团队妥善处理一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并将涉案租赁费送到村民手中,赢得村民一致好评。

2019年3月,莱阳市某村16户村民与左某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将23.655亩土地出租用于种植水杉。起初几年,左某依约支付租金,但2023年10月,约定的租金迟迟未到账。村民们多次催促无果,双方虽在2024年6月达成还款协议,但左某再次失信。无奈之下,16户村民联合起诉,要求左某解除合同、恢复土地原状并支付拖欠租金。

“咱们这些村民大多年纪大了,自己也不种地,强行腾退土地反而会造成资源闲置。”该院承办法官梁岩松接手案件后,没有简单开庭判决,而是先到田间地头查看苗木长势,了解双方真实想法。

原来,左某因水杉市场价格波动,资金周转困难,暂时无力支付租金,但仍希望继续履行合同。而村民们则担心“继续拖着也拿不到钱”,坚持要求解除合同。面对情绪激动的村民和资金紧张的承租人,梁岩松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绿色原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新增亮点,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涉案土地上栽种的树木已成材,强行移栽会造成苗木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全面贯彻绿色原则。”梁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释法律原则,同时向左某释明违约后果,引导其换位思考、珍惜信任基础。

经过多轮沟通,左某同意分期支付两年租金,村民们也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左某先支付一年租金,剩余部分按约定时间付清。

案件虽已调解结案,但梁岩松的工作并未停止。为让村民尽早拿到钱,他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团队工作人员,将钱款亲自送到村民手中。

“本以为还要再费些周折才能拿到钱,没想到法官直接送钱上门!”年近七旬的王大爷握着刚到手的租金,连声道谢。其他村民也纷纷表示:“梁法官连口水都没喝,我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是莱阳法院坚持“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院始终树牢“调解优先”理念,紧扣案件办理全流程,以“案结事了”为目标,将调解与和解深度融入案件审理各环节,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实现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武春虎

钟建军

发现美好,鞭挞不公,书写真相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