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信小贷:助力县域富民增收,“贷”动乡村振兴新动能
好品金融 10-11 199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晓娟 通讯员 翟建英 张碧莹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支持已成为激活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关键力量。山东省鲁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小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乡村振兴产业贷”为抓手,精准对接县域特色农业产业链,为农业经营主体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强化产业链支持、拓宽农户增收路径,鲁信小贷以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使命担当,“贷”动乡村振兴新动能。
精准施策
金融活水润乡村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金融是活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独立成章,强调要构建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乡村振兴支撑体系。鲁信小贷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发展理念,根据乡村产业的发展特点及金融需求,立足当地特色资源,设计推出“乡村振兴产业贷”,因地制宜为省内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灵活资金支持,有效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
鲁信小贷依托“乡村特色产业+核心企业+农户”的信贷链条模式,以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围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和“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精准对接县域特色农业产业链。秉承“一地一策”理念,结合不同地区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贷款方案,提供精准化、定制化金融服务,以此满足不同农业产业的个性化资金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贷”来新活力。
该业务自2024年4月落地以来,已累计投放资金4.28亿元,服务产业涵盖乡村文旅产业、水果批发产业、辣椒种植产业、崂山仙菊种植产业、青山羊养殖产业、仁风西瓜产业等。通过扶持县域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促进农民持续稳收增收。这一系列举措,正是鲁信小贷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
全链赋能
青山羊变“致富羊”
在鲁信小贷支持的众多产业中,单县青山羊养殖产业是一个典型范例。鲁信小贷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了“乡村振兴产业贷”的细分产品——“青山羊产业贷”,为当地养殖企业、农户和省内“单县羊肉汤”品牌直营店提供3,000万元综合授信,用于支持青山羊保种育种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运营以及养殖户及餐饮店的日常经营。该产品覆盖“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餐饮”全产业链条,助力青山羊成为拉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致富羊”和解决农民就业的“金产业”。
创新模式,打通产业链金融堵点。如何使单县青山羊产业更快、更精准地享受政策资金红利,创新贴合当地肉羊产业发展实际的金融服务模式是关键。鲁信小贷强化与当地国有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结合单县肉羊养殖产业融资需求特点,形成青山羊从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支持模式。创新开发方式活、审批快的贷款产品,推出“以羊定贷、购羊放贷、售羊还贷、闭环运行”的金融服务模式,保证了借款用途真实,还款来源可靠,全力支持当地青山羊养殖产业发展。
疏解风险,构建“三位一体”保障机制。针对养殖业“家有万贯,带毛不算”的现实困境,鲁信小贷推动建立健全政府、保险、养殖户“三位一体”的农业保险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补贴保险资金、保险公司承保理赔、鼓励养殖户积极投保的方式,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散体系。此外,结合“订单农业”服务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的稳定合作关系,确保养殖户“养无忧、销不愁”,形成青山羊从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的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支持模式。
拓展渠道,助力品牌走向全国。在销售端,鲁信小贷充分发挥自身农业客户资源丰富的优势,一方面积极介绍农产品销售公司与当地国有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青山羊产品批量外销;另一方面积极推介当地肉羊相关产品,拓宽零售渠道,提升了其品牌影响力。据统计,鲁信小贷通过为产业经营主体和养殖户发放贷款,可帮助养殖存栏量增加近3万只,带动当地300余户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在贷款支持集中的村庄,通过成立合作社领办养殖基地,抱团扩大规模,平均每户年均增收近8万元。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乡村振兴产业贷”是鲁信小贷助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圈、链、群”总体思路,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产业振兴与强村富农新模式、新路径的全新实践;是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深化“一县一业、一乡一特”金融服务的有力举措;是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有效途径。下一步,鲁信小贷将继续围绕“土特产”大文章,把“产业贷”打造成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助力特色产业成为强村富民的“金钥匙”,用金融之笔,绘就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

责任编辑:胡晓娟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