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梯级创建 分类推进 擘画齐鲁样板振兴图景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10

通讯员 侯亚菲

初秋的宁阳县东疏镇花园村,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氛围。在村民李金元的家里,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儿子李秋晓正乐呵呵地拍照留念。“咱们村今年又添大学生了!”花园村党支部书记李俊伟自豪地说。这个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已走出8名教授、20名博士和46名硕士,村中正在建设的博士展厅与修缮一新的“博士小院”相映成趣,青砖黛瓦间流淌着“耕读传家”的底蕴。

花园村所在的“疏香田园”片区,是宁阳县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之一。片区以中小路为“精品农业发展轴”,串联起产业带动、红色引领、人文风采三个核心节点,布局产村融合、农文旅组团、和美乡村三大功能片区,形成了“一轴、三核、三区”总体布局。

走进片区的“疏瑞欣园”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35座冬暖式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温光水肥等数据在大屏上实时跳动,“我们创新‘三方联营’管理模式,企业管种植、合作社管劳务、加工厂包收购,仅去年就带动村集体增收96万元!”东疏镇耿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一恩笑着说。

转过两个村道,柳园村的妙福食品加工厂飘出浓郁豆香,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将内酯豆腐进行分装。“这间工厂,是用闲置的村委会大院改出来的,现在我们的豆腐稳定供应全县学校和商超。”柳园村党支部书记徐传磊指着崭新的生产线介绍道。传统手艺配上现代设备,小小的豆腐在这里搞出了“科技范儿”,也搅动了乡村经济的一池春水。

在离这儿不远的大伯集村,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里传来讲解声,研学团的孩子们围坐在展厅里前,跟着讲解员追忆那场战火中的坚守。他们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也让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避免‘千村一面’,关键在于科学布局,我们在全县精准划定了16个示范片区,通过‘2+7+12’三级梯级创建机制,整合各类资金向核心村和重点项目倾斜,并以‘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等方式激活发展动能,让每个片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宁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宁辉介绍。

在这一布局下,15公里外的伏山镇汶禹片区,正以“专精”的产业实践诠释着不同的振兴路径。

汶禹片区的核心动能首先来自“种子”。“这是山东省泰安农科院研发的新品种,抗病性强,预计亩产能提升30%。”在国家级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的智能玻璃温室内,宁阳县全兴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正细心观察茄子苗长势。这个投资5000万元的项目,通过“智能温室+冷库+加工车间”的链条式布局,育种年产量可达7500公斤,产值近千万元,繁种效率提升40%,并直接带动3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产业链延伸是伏山镇实现产业振兴的关键。宁阳恒佑清真肉类有限公司计划与农户建立“合同养殖+订单回购”的长期合作模式。“我们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牛羊,预计带动养殖户增收320万元。”宁阳恒佑清真肉类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蔓说。作为泰安市唯一有标准化牛羊屠宰线的企业,这里的发展脚步从未停歇,熟食加工车间正在规划建设中。未来,屠宰加工产业链将不断延伸,释放出更强劲的产业动能。

此外,在粮智黄精产业园内,泰山黄精正经历“华丽变身”,黄精面条、黄精酒等专利产品摆放在黄精博物馆中。山东粮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华介绍,从林下种植到深加工,再到康养文旅的多元拓展,全链条发展让黄精年产值超8400万元,还带活了仓储、运输等周边配套产业。

田间地头的智慧农业、车间厂房的产业延伸、古村院落的文化传承……这些特色片区打破村庄界限,通过资源共享、业态互补形成联动效应,共同绘就齐鲁样板的“宁阳画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责任编辑:赵晴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