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山东子项目正式开通对外服务,山东省地震预警工作迈入全新发展阶段。作为全国重点地震预警区和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山东共建设各类地震预警站点1468个,站网密度处在全国前列。
顶层设计“定方向”,高位推动筑体系
山东省地震局始终将地震预警工作作为“民生实事”来抓,以科学规划引领工作全局。研究制定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将任务细化为27条具体举措,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山东落地生根。积极推动高位统筹,推动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审议强化地震预警服务的工作措施,凝聚全省上下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依托省防震减灾专项小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强化各级各部门联动配合。
“我们抓住全省规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响应机制工作的机遇,会同省广电局、省教育厅、省应急厅、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编制了《山东省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方案》,推动地震预警发布与人员密集场所震后紧急避险有效衔接,推动省内重大设施、重要工程和重点行业开展地震预警信息定制化应用,整体提升我省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监测预报与科技处副处长蔡伟光说。
山东历来重视市县地震工作,积极构建地震预警“全省一盘棋”工作格局。在省市协同层面扎实推进《山东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宣贯工作,明确市县地震部门工作主体责任,重点推动预警信息在危化企业、学校、核电、矿山等关键领域的示范应用,让预警服务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与行业安全。
制度标准“强保障”,业务升级提效能
为确保地震预警工作规范、安全、高效运行,山东省地震局着力构建完善的制度与标准体系。在制度建设上,先后印发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站网安全运行业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紧急信息服务管理、预警终端运维、预警信息第三方授权转发等系列文件,为速报预警业务筑牢安全“防火墙”。在标准建设上,《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规范》成功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地方标准立项名单,目前正稳步推进编制工作,将为全省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提供统一、科学的技术遵循。
强化业务安全运行,建立速报预警业务风险隐患季度排查整改机制,常态化开展风险防控。下达信息化运维专项任务,持续夯实技术支撑基础,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专门出台文件规范业务突发事件应对流程,细化处置环节,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时效。
把提升业务运行质量当做日常工作来抓。成立数据质量跟踪组,研发台站状态、大异常、电源运行等智能化监控系统,提升工作时效。与第三方运维单位建立“周月常规反馈调度、季度对接预期需求、即时约谈解决问题”工作机制,督促服务质量提升。全省预警站网运行率保持在99.7%左右高位运行。
服务渠道“广覆盖”,精准发力保安全
为让地震预警信息“跑赢”地震波,山东省地震局多维度拓展服务渠道,着力提升预警信息覆盖面与触达率。在决策服务领域,为省防震减灾专项小组成员单位和省直有关部门安装预警终端214台套,强化地震速报预警信息服务供给,确保震后第一时间为部门应急处置提供关键信息支持。
在公众服务领域,与山东移动、省广电局等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实现预警信息通过电视、手机等终端实时推送,同时授权腾讯QQ、青岛科信等平台转发预警信息。截至目前,山东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达284万人,位居全国省级地震局首位;移动IPTV服务用户突破340万户,让预警信息走进千家万户。
在行业领域示范试点建设上,指导东营、潍坊等地在危化企业部署预警终端97台套,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主动与济南能源集团、济南轨道交通等单位合作,推进燃气、热力管道、地铁领域预警信息服务;联合上海铁路监管局、省应急厅等7家单位建立铁路沿线自然灾害预警协调机制,显著提升铁路行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印发《关于加强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推动全省1329台预警终端高质量示范运行,构建起覆盖省市县、贯通重点行业的预警服务网络。
实践检验“显成效”,社会效益惠齐鲁
经过多起地震事件检验,山东地震预警系统展现出优良的实战能力与明显的社会效益。“2023年8月6日平原5.5级地震发生后,该系统仅用7秒就产出内部预警信息,为震后应急处置赢得宝贵时间;在黄岛3.1级、黄海海域4.3级、青州2.5级等有感地震事件中,系统均第一时间生成预警产品,充分验证了项目建设成效”,山东地震台高级工程师苗庆杰介绍。
范县3.6级地震后,山东地震预警系统迅速向周边55.6万名微信用户、6265台电视终端及342台专用预警终端推送预警信息,有效指导社会公众开展紧急逃生避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在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范上,联合教育部门在青岛市、潍坊市开展课堂电子屏预警信息服务试点,计划在全省推广。与国核示范电站、山东能源集团东滩煤矿等单位合作开展定制化速报预警共享服务,探索增值服务新模式。
下一步,山东省地震局将抓好《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用好地震预警信息的通知》贯彻落实,全面落实属地地震预警服务链长责任制,持续统筹推进预警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预警信息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效能,以更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为山东在新时代“走在前、挑大梁”贡献更大力量。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