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震 通讯员 高巧娣
近年来,胶州市胶北街道始终以市场主体期盼为导向、企业满意为标尺,聚焦“服务保障、纾困解难、赋能发展、安商护企”四大主攻方向,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胶北街道商会则以“服务会员、助力发展”为核心,通过搭建数智平台、整合资源、精准对接,成为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得力助手”,二者协同发力,共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截至目前,胶北街道先后获评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市标杆型便民服务中心等荣誉,商会也多次斩获青岛市“四好”商会、胶州市优秀商会等称号,政企联动的“胶北模式”成效显著。
多维保障筑根基
破解发展“拦路虎”
营商环境的优化,离不开坚实的保障体系与高效的问题破解能力。胶北街道从组织、要素、配套三方面发力,为企业发展铺就“快车道”,商会主动衔接街道服务,成为政企沟通的“桥梁纽带”。
在组织保障上,街道构建“党工委书记+分管领导+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四级联动服务体系,成立投资促进办公室,深度参与上合枢纽港新城建设,审议通过《胶北街道枢纽港新城产业发展工作思路》等9项制度文件,并将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干部综合考核,倒逼服务效能提升。商会则积极发挥“传声筒”作用,定期组织会员企业与政府部门座谈,反映企业在政策落实、行政审批、融资贷款等方面的诉求,推动多项企业关切问题纳入街道重点解决清单。
要素保障方面,街道针对企业“用地难”痛点,组建土地要素发展与保障工作专班,梳理枢纽港新城土地资源,按“一地一策”原则精准匹配项目需求。通过“三资”清理盘活闲置用地160亩,盘活原安基电力200亩闲置土地引入泰山产业领军人物项目,打造上合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商会在此过程中主动对接企业与土地管理部门,协助梳理用地需求,推动中棉数智物贸产业园等项目快速落地,缓解企业“用地焦虑”。
配套保障上,街道聚焦上合枢纽港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汇集多方力量打通中北通道、漳州路等6条主干道路,将中储路拓宽至双向四车道,畅通路网体系。商会则依托后续建成的共享数智赋能中心,配套共享办公、会议洽谈空间,弥补企业临时办公、商务对接的场地需求,与街道的路网配套形成“硬基建+软服务”的互补格局。
针对项目建设中的“办证难”“审批难”,街道联合胶州市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帮办陪办”,保障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等重点项目快速办结手续;创新“云勘验”模式,优化“信用认证+视频连接+电子签名”流程,实现46项基层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商会同步开展政策宣讲,通过“线上推送+线下解读”,帮助1000余家企业吃透审批政策、用好绿色通道,减少审批环节耗时。
商会赋能添活力
数智平台成“新引擎”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中,街道发挥“主心骨”的核心引领作用,胶北街道商会则承担起激活市场活力的“助推器”职能。2025年,街道商会升级打造的共享数智赋能中心,以“4个中心、2个空间、3个平台”的立体服务架构,成为胶北营商环境的“亮点名片”。
该中心依托商会192家会员企业(涵盖制造、服务、农业等领域)的资源基础,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创业服务中心为初创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注册指导;技术服务中心助力企业导入先进技术,推动“数转智改”;选品展示中心与1000平方米展厅联动,目前已有三星精锻、凯能环保科技、柏兰食品等16家企业入驻展示核心产品,为企业搭建“线下展销+线上推广”的双重曝光平台;短视频运营中心则帮助企业打造数字化营销渠道,拓宽市场视野。
2个共享空间包含共享办公空间、共享会议洽谈空间。10人至80人规格的4间会议室、6间共享茶室洽谈室、1间贵宾接待室及2间办公室,满足企业从小型座谈到大型会议的多样化需求,既降低企业办公成本,又为商务洽谈提供便捷场地。“以前找个合适的会议室要跑很远,现在在商会展厅就能搞定,还能顺便和隔壁企业交流合作,很方便。”入驻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3个创新平台更是为企业赋能“加码”:科技创新平台链接前沿技术资源,推动企业研发升级;产业互联网创新平台助力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目前已协助街道培育1家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智能工厂、11家数字化车间;校院政企协同创新平台则深化与青岛工学院的校地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为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难题。截至目前,商会已通过该平台促成会员企业间合作项目10个,组织法律、财税、人力资源专题培训10余场,帮助企业提升管理与创新能力。
在助力企业“走出去”方面,商会的作用同样突出。今年8月,胶北街道商会联合胶州市工商联举办“上合为媒民企出海”东南亚经贸合作主题沙龙,邀请泰国专家围绕当地贸易政策、投资环境、消费趋势展开分享。会后,商会还整理活动干货,搭建“东南亚经贸交流群”,持续跟进企业需求,推动合作意向转化。
安商护企强后盾
共筑发展“生态圈”
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胶北街道构建“法治护航+安全保障+廉洁监督”的护企体系,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街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定期组织干警进企业开展普法活动,通过典型案例普及经济犯罪防范知识;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完成614条隐患排查整治,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细化柔性执法清单,避免重复执法,实现“无事不扰”。商会则配合街道,将法律培训纳入常态化服务,邀请专业律师为企业解读合同纠纷、劳动用工等法律问题,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为杜绝涉企服务中的“乱作为、慢作为”,街道开展“廉润上合”专项行动,设立“纪企直通车”,常态化明察暗访涉企问题;商会则主动参与监督,收集企业对政务服务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街道,形成“政企联动监督”机制,共同打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如今的胶北街道,既有政府层面的“硬核”保障,又有商会层面的“软性”赋能,政企协同构建起“近悦远来”的一流营商环境。未来,胶北街道将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商会也将借鉴其他优质平台的先进经验,升级共享数智赋能中心功能,推动“一会一品”建设,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