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数字青岛2.0” 全力打造数字中国标杆实践区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9-2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 实习生 宋雨轩

2025年以来,青岛市按照数字中国和数字强省工作部署,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实施“数字青岛2.0”建设工程,统筹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数字中国标杆实践区。

强化统筹引领

数字青岛激活效能变革“新引擎”

拧紧“统筹阀”,布局数字蓝图新坐标。将数字青岛建设纳入青岛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组织推进体系,成立“34+10”(34个部门、10个区市)数字青岛建设专项小组,组建青岛数据集团,构建高效协同的数字化工作推进体系。围绕《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制定《数字青岛2025年行动方案》及专项工作方案,启动编制数字青岛“十五五”规划。建立数字青岛建设常态化培训机制,首次开展数字青岛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级表彰,激励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数字化领域担当作为。

夯实“硬支撑”,织密全域智能信息网。累计开通5G基站超4.45万个。加快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网间延时较开通前提高88%以上。“全市算力一张网”促成算力交易额累计7700万元,服务企业300余家。

项目“提效能”,拓展智慧场景惠民生。建立数字青岛重点项目库,“海洋可信数据空间”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工程项目。统筹青岛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上半年节省财政资金约6000万元。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大模型特色产品矩阵,培育大模型产品60余个,5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创新青岛市政务大模型统筹建设模式,着力打造应用场景219个,已上线70个,覆盖城市治理、便民服务、机关运行等多个领域。其中,“城管事件智能派单”“公众诉求分析”等场景,实现城市事件自动派发和智能分析,智能派单比例达99%,辅助城管领域上半年投诉总量同比下降15.3%。

全域赋能

多跨协同构筑数字变革“新高地”

数字经济“强引擎”,抢占经济发展新赛道。青岛市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跻身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百强。首创工业互联网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90%,省级“产业大脑”试点数量居全省首位。在全国率先启动“新质牧场”建设,出台智慧农业发展专项奖补政策,建成数字农经、畜禽养殖等15个示范场景。手造产业数字化平台服务企业300余家,上线产品2000余件。青岛数字版权交易中心上半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数字政府“提效能”,打造智慧治理新范式。城市云脑通用能力服务平台实现低空无人机、政务区块链等49万项数字资源跨部门、跨层级共享,精准打造覆盖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34个领域500余项应用场景。视频AI算法仓算法总数超过450个,深度赋能城市生命线、智慧水务等场景建设。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城市管理模式,“智慧低空”平台为青岛市39个部门提供政务飞行服务,政务飞行巡查解决环保督查、违规占海等典型突出问题,经验做法在国家和省层面推广。深化“全市一个数字机关”建设,360余个机关内部应用依托“山东通”实现统一入口、协同办事。完成国家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改革试点,1.6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数据同源、服务同质”。全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无证明”场景累计156个,为市民办事减免提交纸质材料累计超4300万份。

即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使用大型无人机开展巡查工作。

数字文化“焕新颜”,科技赋能文旅新体验。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等3家基地入选首批省微短剧摄制基地,青岛市各类影视相关机构超1200家。青岛网络微短剧基地累计生产微短剧500余部、播放量220多亿次。打造多维度数字文旅,数字消费体验与“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来青岛,与世界干杯”等文旅主题活动深度融合。推出全国首个音乐沉浸式数字空间、数字海洋主题乐园和沉浸式海洋科普基地,首创4D+AI数字电车项目。

数字社会“零距离”,民生福祉“触手及”。在教育、医疗、婚育、养老等便民服务和城市治理领域,推出近百个数字化改革事项,通过流程再造累计减少办理环节超150个、办理效率平均提升60%。其中,数字校园(市级)覆盖率达100%,76个智慧教育场景获教育部优秀案例;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向基层(800余家)和民营医院(30余家)延伸,为群众节约医疗费用超1亿元;“全民健身一张图”“人才服务一件事”等便民服务普惠力度持续增强,“社区一张表”建设经验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抖音“浪漫青岛”板块累计拉动消费额超10亿元;青岛啤酒节推出“外卡内绑”“0元啤酒”等数字支付体验,吸引国内外游客消费。

智慧生态“守文明”,绘就发展新图景。制定生态环境数字化建设三年规划,搭建大气、土壤等数字治理场景,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工作。与生态环境部共建青岛遥感应用基地,缩减影像传输和处理时间。开展“无废园区”“无废工厂”和“无废学校”建设,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中德生态园未来城D2组团及核心区入选全国首批零碳社区,出台公交系统碳资产管理和核算标准。

要素破局

数据流通释放价值增长“新动能”

破除数据“藩篱”,构建流通利用“新规则”。数据条例地方立法进入合法性审查阶段。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实现数据资产运营收入分类入库入账。制定《数据资源价值评价规范》等标准,发布《公共数据资源社会与经济价值评价报告》。实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财政支持政策,引导各方共创数据要素价值生态。

搭建立体“高速路”,畅通数据要素“大循环”。基于“隐私计算”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项目试点任务,打造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省级枢纽。发起成立全国海洋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积极探索跨区域海洋数据合作共享新模式,海洋数据交易额超3500万元。

汇聚要素“强磁场”,激活市场发展“新蓝海”。深化“以公共数据运营撬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模式,累计推出港航、电子保函等8个公共数据运营专区和“支付宝电子健康证查询”等一批运营场景。在家电制造、轨道交通、港口航运等优势领域形成可用数据集159个,海洋、橡胶等数据总量全国领先,标贝科技自动化标注案例获评全国优秀案例。与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合作,建设数据采集训练场,带动具身智能上下游产业发展,推动工业、海洋、康复等领域数智化改造和场景应用。发起成立全国首个城市级数据运营协作网“城市运营共同体”,数据要素培育中心、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有序推进,35家企业完成首批数据资源入表,金额超3亿元。推进数据要素产业园等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数据要素产业链不断完善。

“十五五”期间,青岛将以建设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智青岛”为总体目标,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为路径,深化“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两大行动,统筹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数字政府一体化综合改革、适数化制度创新改革等三项行动,有序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数字化转型工程,争创实施国际通信业务枢纽、全球海洋数据中心、国家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枢纽、国家算力大通道节点、国家“双万兆”网络示范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六大计划。

责任编辑:管慧晓

尚青龙

坚守记者本份,做有态度的新闻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