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观澜丨消费新引擎动力强劲,青岛全速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9-26 559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 实习生 宋雨轩

今年以来,青岛消费市场持续释放回暖信号,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线上线下多元融合,消费活力不断攀升。从家电家装“以旧换新”落地推广,到市、区两级数轮消费券精准发放;从“浪漫婚旅之城”IP的强势推出,到半年引入超50家国内外品牌首店——一系列扎实举措不仅激活市民消费意愿,更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愿意来、放心买、舍得花”。青岛,正向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速迈进。

政策“大礼包”精准滴灌

“以旧换新”全省领先

“家里那台旧冰箱用了快十五年,噪音大又耗电,正好赶上政府搞补贴,品牌还额外优惠,最后一算省了将近一千二!”在崂山区一家家电专卖店,刚办理完以旧换新的市民赵先生满意地告诉记者。

赵先生口中的“补贴”,正是青岛市今年重磅推出的“1+11”促消费政策体系中的关键内容。所谓“1”,是指全市印发的《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11”则是围绕文旅、住房、健康、体育、养老、会展等11个关键消费领域出台的专项配套政策,全方位、多维度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一揽子政策体系,全方位提升消费体验。

尤其引人瞩目的是,青岛率先在全省扩围“以旧换新”品类,将激光投影仪、扫地机器人、智能手表等多类产品纳入政策范围,并整合京东、天猫、抖音、快手、拼多多五大线上平台同步开展联合让利活动,拓展市场全省最多。不管是覆盖品类、参与商家数量,还是系统便捷性,均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

在这一政策推动下,“财政+金融+平台+厂家+商家”五方资源实现高效联动。比如,民生银行创新推出纯信用贷款产品“国补贷”,精准服务“国补”消费场景,让消费者在享受补贴的同时缓解支付压力。此外,青岛市通过“五进”活动将便民“大篷车”直接开进社区、校园、企业,真正把优惠与服务送到消费者身边。

“即买即退”成功落地

打造北方国际消费新坐标

青岛市不仅在千方百计扩内需,还充分发挥市提振消费工作机制办公室作用,协同部门、联动市区,出政策、办活动、优载体,强化入境消费“引流”,推动境外消费“回流”,推进“商、旅、文、体、健、展”等融合促消费,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9亿元,规模居全省首位。

5月底,青岛海信广场和台东利群先后成功办理全市首笔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业务,境外游客购物体验大幅提升。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离境退税商店近30家,总量达到70余家,同比增长接近70%。同时,青岛还专门出台《2025年国际消费拓展工作方案》,全面优化境外旅客购物及消费体验。依托入境免签、过境免签等政策红利,扩大“即买即退”覆盖商圈,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能级,北方国际消费新坐标的吸引力越来越明显。

“我们希望青岛不仅是国内游客青睐的度假胜地,更要成为辐射东北亚的重要消费枢纽。”青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叫响“乐购青岛”品牌

多轮消费券引爆全城消费热情

“乐购青岛”已成为青岛消费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今年以来,青岛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聚焦不同消费热点,累计开展500余场促销活动,成功承办2025全国“欢乐元宵·购物嘉年华”暨山东提振消费十大行动启动仪式,举办“乐购青岛·迎新春消费季”等重点活动,真正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亮点、天天有实惠”。

不仅用活动聚人气,青岛市还通过市区两级发放多轮消费券,用真金白银的补贴来引爆市民的消费热情。

今年一季度,青岛市级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带动区市配套发放18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超11亿元,惠及消费者几十万人次,助推限上社零额增长近2个百分点。6月中旬至月底,第二轮消费券再次上线投放,其中餐饮类消费券投放500万元,参与门店较年初增加282家,有效助推暑期消费市场热度提升。

青岛还不断创新多元消费场景。京东奥莱、海底捞旗下“焰请”烤肉铺子等50多家国内外品牌首店相继落户青岛,覆盖汽车、美妆、轻食、茶饮等多个板块,“首店经济”释放出强劲吸引力。同时,聚焦促消费、拓内销,构建“市区联动+多元场景”工作推进机制,组织开展“外贸优品青岛行暨第九届青岛市内外贸融合产品展”,特别设置“1对1”采购对接会,为企业搭建产销对接、品牌推广和渠道拓展的高效平台,为城市商业注入崭新活力。

重磅推出“浪漫经济”

新消费IP释放强劲拉动效应

青岛市聚焦联动创新,合力打造城市消费新模式。

重磅推出“海誓山盟·浪漫青岛”目的地婚礼城市IP,通过邀请20对来自韩国、江苏等地的新人举办集体婚礼,相关话题全网曝光量数亿次,同步举办2025婚假市集,吸引人们驻足参观消费。主题曲《浪漫青岛》MV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70余家海内外主流媒体转发,形成跨文化矩阵,同步上线的抖音小程序“浪漫青岛”推出“购、宴、宿、恋、游、礼”六大婚恋消费礼包,实现从“相识恋爱”到“蜜月旅行”的全周期覆盖。

培育“老字号+”消费新业态。开展第三批“青岛老字号”认定工作,其中18家老字号企业通过审查。华表奖期间“跟着电影品美食”主题探店、“鲍岛食里”美食节等特色活动,探索出“影视IP+美食消费+融媒体传播”的创新路径,持续唤醒市民味觉记忆与城市商业文化底蕴。

借助重大活动带动消费活力。充分发挥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品牌效应,青岛首次创新推出“峰会消费周”,配套举办“遇见青岛”主题消费展,集中展示十个区市的名优特产与非遗文化成果,有效将“峰会流量”转化为“消费流量”。据统计,峰会消费周期间,全市十大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3.1亿元,环比大幅增长近50%,节会活动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得到进一步验证。

四大方向持续发力

全力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提振消费,任重而道远。青岛市下一步也将这项工作当成重中之重。

全力提升消费能级。青岛市将不断优化“1+11”政策体系,用好入境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便利境外旅客在青消费,强化入境消费“引流”,推动境外消费“回流”。吸引高能级品牌首店落户,支持在青岛市举办的高品质、高流量国内外品牌新品首发或品牌首秀等促消费活动,释放首发经济集聚效应。

全力提升增长动能。“一对一”服务重点存量企业,跟进服务全市100家重点批发、50家重点零售、30家重点餐饮企业。促进行业增量企业尽快落地。抓好行业纳统,用好市级纳统奖励政策,重点攻坚电商平台、充电站、农贸批发市场、商业综合体、旅游餐饮集聚区等领域。

全力激活消费市场。加强业态融合促消费,深化“海誓山盟浪漫青岛”特色消费IP,打造“目的地婚礼”城市,构建从恋爱到婚礼、蜜月全周期场景“平台+生态”。激发餐饮增长活力。挖掘青岛传统美食资源,整合即墨路片区6000余平方米载体,打造保留百姓味道记忆、凸显城市文化特色的“鲍岛食里”美食街区。开展以旧换新“五进”活动。以国家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为抓手,加快培育多元化二手商品流通主体,积极创新二手商品流通方式,提振市场需求。

全力提升服务质效。深入开展“三进三促”助企纾困,积极争创全国服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和国际消费环境优化试点。健全促消费工作定期调度机制,积极探索“赛事+文旅+消费”的发展新模式。

面向未来,青岛将更加注重消费环境的国际化、品质化与体验化,持续推动“境外消费回流、入境消费引流”,强化首店经济与首发效应,积极构建“平台+生态”的全周期消费场景。青岛,正朝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管慧晓

尚青龙

坚守记者本份,做有态度的新闻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