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品重烟台,村歌嘹亮!
9月21日,2025烟台村歌大赛总决赛在莱阳五龙广场成功举办。来自全市11个区市的优秀选手和合唱团队齐聚一堂,为线上线下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从一人唱到大合唱,从一村唱到村村唱,村歌大赛在烟台全域唱响……在烟台,村歌嘹亮的背后不光是音乐的盛宴,还是一次农文旅商融合的探索,更是唱响了“品重烟台”这一城市品牌,吸引更多人来到烟台、了解烟台,传递着发展的信心和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
让乡村的故事“被听见”
9月21日晚,2025烟台村歌大赛总决赛在气势恢宏的螳螂拳表演《精忠报国》中正式拉开帷幕。《歌唱祖国》《卓玛》《西部放歌》《山路十八弯》和《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等一首首经典曲目接连上演。选手们虽非专业出身,但演唱投入、情感真挚,感染力十足。台下观众随着熟悉的旋律或轻声跟唱、或大声欢呼,歌声、笑声与锣鼓声此起彼伏,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来自海阳市二十里店镇的修文军,主业是炸油条做手抓饼,每周要奔波于5个乡村大集,早上四五点就开始忙活。“在烟火中谋生,在音乐中谋趣”是他的人生座右铭。忙碌的赶集生活,没有消磨他对歌唱的热爱,经常是一边翻动油锅、打包油条手抓饼,一边亮嗓歌唱,人称“油条哥”。村歌大赛开唱,他从三尺摊位走上了舞台,现场“油条哥”修文军以《西部放歌》《新货郎》《乌苏里船歌》三首歌曲征服全场。他嗓音高亢嘹亮,演唱富有感染力,将乡村人民的质朴情怀与豪迈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
“能从集市走到总决赛舞台,已经超出预期了。我想让更多人听到来自乡村的声音,知道咱们农民也能把歌唱好。”修文军说。烟台村歌大赛的参赛者多是像修文军一样的百姓歌手,村歌大赛的舞台上,一首首饱含着乡土情怀和时代精神的村歌激情唱响。大家用质朴的乡音、悠扬的旋律,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村歌在哪,人群就在哪;一人唱,万人和。台上,群众是歌唱的主角;台下,群众是观看和消费的主体。群众唱群众看,群众站“C位”。为吸引群众参与,本届烟台村歌大赛共设置“村咖靓声”“乡韵原创”和“天籁合唱”三大赛道,全面呈现城乡文化的多元面貌和蓬勃活力。从9月5日分区赛鸣锣开战以来,烟台全域广泛参与,历经北部分区赛、南部分区赛、东部分区赛、莱阳专场和西部分区赛五场比赛的较量,最终来自全市11个区市的优秀选手和合唱团队齐聚一堂,为现场近万名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烟台村歌大赛给予更多爱唱敢唱的人梦想展翅的机会,也通过歌曲的方式,让乡村的故事“被听见”。
村歌流量带来经济增量
赛场内,各区市拉拉队身着色彩鲜明的服装,挥舞着精心制作的加油标语,为赛事增添了别样的活力与激情。赛场外,特色市集人头攒动。海阳绿茶、郭城摔面、栖霞苹果、莱阳梨汁、莱山玫瑰精油等名优特产齐聚一堂,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选购。
村歌大赛不仅仅是一场音乐的比拼,更是“村歌+文旅”模式的生动实践。每次大赛现场,都会同步推出“海洋大集”和“好物推荐官”等环节,剪纸、面塑、福山大面、蓬莱小面、烟台苹果、秋月梨等非遗好物和特色农产品,借力村歌大赛的巨大流量,得到有力的推广。观众品尝着家乡的美食,听着家乡的歌曲,在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频频刷屏。随着村歌大赛一场接一场举办,各地游客闻“声”而来,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民宿经济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中,莱阳通过深入挖掘村歌大赛的经济价值,村歌大赛的“流量”有效转化为了经济效益的“增量”,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5.6%,增量超108万人次,2025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较往年增长172.4万,同比增长56.3%。依托村歌大赛主会场,设置莱阳好物推荐、休闲娱乐等区域,打造了多业态消费场景,拉动预制菜、文创产品、特色美食等夜间销售额同比增长40%,“夜间经济”突破瓶颈。各镇街依托大赛举办直播电商赛,有力带动了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首村歌就是一个振兴故事,除了可以记录乡村风光、传承乡土文化、凝聚人心士气、塑造良好乡风,还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甚至成为一些地方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钥匙”。
以团旺镇光山村为例,该村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打造出“村歌”“村晚”等一批“村字号”文旅IP,为乡村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近年来,我们聘请专业公司,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休闲、采摘、研学、攀登、观光、健身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创树‘水光山色、游在光山’旅游品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光山村党支部书记初鹏飞介绍,目前,该村已建成16个冬暖式大棚和一个56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大棚,以种植蓝莓、葡萄、草莓、西红柿为主,年收入近百万元。
歌声里大写的“品重”
村歌大赛带来流量,带来了经济增量的同时也进一步为城市品牌升级赋值,让“仙境海岸 品重烟台”这一城市品牌不断延伸内涵,吸引更多人来到烟台、了解烟台,也传递着城市发展的信心和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
2024年,烟台提出了新的城市品牌:仙境海岸 品重烟台。对于“品重”一词,烟台人并不陌生。在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中,“品重醴泉”几个大字被放置在展厅显著位置,城市“品重”一词即取自于此。
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一定是最贴合城市特征、体现城市诉求的“综合体”。朴实热情、厚道好客是烟台的城市品格,“品重”不只是一个城市口号,更是脚踏实地的生动实践。
2025年烟台村歌大赛在全域进行,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全力扶持、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周边产业的支持、全民服务的热忱。以莱阳为例,“莱阳市以一座城市的力量运筹‘村歌大赛’,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实施全市总动员,全域发力、全民参与,‘声动’一座城。”莱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董新云说,充分发挥市文化艺术中心、市音乐家协会的作用,做到“政府搭台、部门协同、协会执行、全民嗨歌”。成立大赛组委会,下设综合协调、宣传推广、安全秩序、服务保障等8个工作小组,文旅、宣传、公安等部门作为小组成员单位,在各项比赛期间,分工做好工作落实,形成了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各项赛事运转高效、安全有序。另外,针对每场比赛,市级分管领导带领文旅部门现场进行总结,并对阶段性活动进行复盘,确保大赛越办越好。
为了挖掘原创人才,龙口市七甲镇工作小组深入7个新村指导,年轻机关干部与村民一对一结对,机关干部既当“联络员”,又当“陪练员”,跟着一起练发声、抠细节,大家从“陌生人”变成了“歌友”。这种“一对一”的帮扶,不仅提高了合唱水平,更拉近了干群距离。烟台村歌大赛启动以来,各区市积极发动参与,各个部门全力配合,也传递了一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神,让大家看到了城市发展的信心。
“参赛选手们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歌声,既表达了农民群众积极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又展现了新时代和美乡村新面貌。”莱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盖永政说,乡村歌手的唱功可能没有专业歌手那么好,但他们带有一种扎根乡土的气息,歌声厚重,自带力量。这些村歌里,藏着暖人心、聚人气、鼓干劲的力量。
当村歌大赛与城市双向奔赴,以最大的诚意塑造城市口碑,才能将优质的内容输出转化为文化生产力,让文化活动成为丰富城市品质内涵、赋能城市发展的前行力量。
赛场内,是歌声嘹亮、激情飞扬;赛场外,是非遗飘香、文旅联动、全城沸腾。因为村歌,点燃了城市,也唱响了“仙境海岸·品重烟台”的深厚底蕴与澎湃活力。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