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群众权益!德城区多措并举推动司法行政工作走深走实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8:3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雪平

9月17日,德城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德城区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张世亮介绍2025年以来德城区司法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德城区司法局紧扣“法治德城”建设主线,聚焦企业发展需求、群众生活诉求和社会治理难点,推动司法行政工作走深走实,其中“一企业一法律顾问”机制入选省级县市区“一把手”法治建设项目,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德城样板”;“法援惠民生”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为困难群体撑起法治保护伞。

精准赋能中小微企业,打造法治营商强引擎

围绕企业“急难愁盼”,把法律服务嵌入经营全流程,推动法治从“风险兜底”向“发展赋能”转变。

筑牢法律根基,推动风险防控转型。整合辖区法律服务资源,制定《关于开展“一企业一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服务内容、方式及人员配置。围绕合同履行、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侵权等高频风险,通过实地服务与远程指导相结合,推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从“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转变。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法治体检”40场次、职工法律培训18场次、“一对一”服务70场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07次,审查合同181件,引导14家企业通过行政复议化解纠纷,有效降低企业法律风险与经营成本。

畅通服务链条,构建闭环工作体系。精准摸底企业需求后,筛选42家法律需求迫切的中小微企业,匹配15家律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46名专业人员定制服务方案。组建3支党组成员带队的工作队,将法律顾问“送上门”,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对27家企业开展二次走访,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

深化服务融合,提升法治护航质效。开展“律企同行·法护营商”主题宣传15场次,提升企业合规意识;延伸服务链条,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及用工、投融资等环节分类服务,编制10个领域228项“依法经营指引”,为25家新材料企业提供“一业一册”定制化合规指导。在42家企业设立执法监督联系点,聘请法律顾问担任监督员,核查处理有效线索4条,营造"执法规范、企业安心"的法治环境。

用心守护群众权益,织密法援惠民保障网

坚守“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承诺,把法律援助打造成贴近群众的“暖心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受理案件943件(民事291件、刑事164件、行政6件、认罪认罚帮助482件),提供咨询3700余人次,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提速增效,做优流程“减法”。聚焦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推行减证便民改革,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诚信承诺制”,以承诺书替代非必要证明;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严格执行“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安排专人跟进对接;针对突发事故、重大疾病紧急情况探索“容缺受理”模式,以流程“瘦身”减少群众办事成本,显著提升援助响应效率。

聚焦需求,做足服务“加法”。针对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六类群体,制发专项方案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的“三优先” 服务。开展“巾帼护权益"反家暴行动、残疾人上门服务、未成年人免经济核查、军人军属定制服务、老年人“银龄法援”、农民工维权等专项服务。今年已受理六类群体案件364件,其中妇女177件、残疾人10件、未成年人49件、老年人70件、退役军人4件、进城务工人员54件。

精准发力,做实专项服务。结合群体需求特点,分别在3月、5月、6月、8月、10月、12月等六个月份,开展关爱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老年人、农民工等六大群体的专项行动,联合职能部门开展4个专项8场次宣传活动,通过法治讲座、现场咨询等形式服务群众18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900余份,让法援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深化基层法治建设,夯实社会治理压舱石

以规范化、智能化为抓手,把法治力量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推动矛盾化解在源头、风险防控在基层。

建强阵地聚合力。依托辖区法律资源优势,以“15分钟法律服务圈”建设为核心,全面实现“两个全覆盖”:全面推行司法所与律所、法律服务所“三所共建”模式,实现“合署办公”或协议共享资源,提升镇街法治化建设水平;125个村(居)社区均配专属法律顾问,通过“一对一”法律服务(包括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和人民调解等),保障基层群众法治需求。同时,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1名法治带头人+N名法律明白人+X名学法用法示范户”行动,培育“法治带头人”125人、“法律明白人”626人,组织“法律明白人”培训6场次覆盖300余人,推动法律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升级。

多元化解定纷争。目前,全区已建立调解组织158个,配备调解员658名。为充分释放多元解纷效能,司法局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确认”联动体系,精准聚焦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高频问题,成立17支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其中,新增残疾人纠纷调委会及全市首家企业调委会,同步推动公安、市场监管、人社等部门设立行政调解委员会,并打造“向阳花”“法律帮帮团”“德水安澜”等特色调解团队。今年以来,已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90件,通过司法确认固化调解成果32件,为基层社会稳定筑牢坚实屏障。创新开展刑满释放人员“出监前调解”工作,率先与德州监狱探索建立“出监矛盾清单”共享机制。截至目前,已调解出监前矛盾纠纷31件,调解成功率达90%,因家庭矛盾导致的回归障碍同比减少60%,助力刑满释放人员顺利融入社会。

普法宣传入人心。全面构建多维度普法宣传体系,全力落实普法责任制,以“精准化、全覆盖”为导向,聚焦关键节点与重点群体,围绕“3・15”“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等主题宣传50余场次、“法治进万家”活动28场次。推动民法典进校园,实现“国旗下的讲话”“法治班会”全覆盖。推动打造杨家圈法治文化街区,设立19 处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延展“沿着运河去普法”特色品牌。创作快板《国安卫士普新篇》、反诈微电影《定制骗局》等法治文艺作品并推荐参与“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同时借助新媒体推送普法短视频45条,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理论文艺结合,推动群众法治意识从“知道”向“认同”“践行”转变。

下一步,德城区司法局将围绕“三大核心”为牵引,深耕司法行政主责主业,当好企业发展的“法治护航员”,做好群众权益的“贴心守护者”,成为基层治理的“坚实支撑者”,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德城、幸福德城注入更强司法动能!

责任编辑:马雪平

马雪平

大事小事新鲜事儿,@就对了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