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
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参阅——
民兵方队
参阅队员在进行训练(8月12日)
队员们从15个省份抽组参阅
覆盖了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根据地
首次身着迷彩服亮相的民兵
将以昂扬的姿态走过天安门广场
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
山东都涌现出了
一批批不畏艰险、勇敢战斗的民兵
展现了山东儿女的忠诚与担当
1938年
日军妄图以铁路网封锁华北抗日力量
在这危急时刻
枣庄煤矿工人、铁路工人和农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建敌后抗日武装
1940年正式定名鲁南铁道大队
即被世人熟知的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撞翻的火车(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他们“扒火车”“截铁路”
“打洋行”“炸桥梁”……
凭借熟悉铁路线的优势
在列车飞驰中截获日军物资、破坏交通线
成为插在敌人运输线上的一把利刃
1940年2月
日寇的铁蹄踏进海阳
疯狂实行“三光”政策
为了反击,中共海阳县委积极发动群众
建立起青年抗日先锋队、农民自卫团
等抗日武装力量
配合主力部队、地方武装狠狠打击敌人
“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前排右二)、于化虎(前排右一)向青年民兵传授布雷经验
海阳多丘陵,漫山遍野的石头
在抗战时成了最好的“武器库”
男子凿石,女人碾药,孩童放哨
成了当时抗战常见的场景
随着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
地雷品种由拉雷、踏雷、绊雷发展到
夹子雷、梅花雷、头发丝雷等30多种
由单一布雷发展到大摆地雷阵
据统计,整个抗战期间
海阳民兵共进行大小战斗2000余次
1940年
日伪军“扫荡”南岩村
一次次目睹日伪军戮杀村民惨烈场面的
青壮年决心组织起来保卫家乡
在队长熊子功的领导下
40多名民兵组成了南岩民兵
开启了南岩村的抗日征程
南岩民兵利用熟悉的地形
与敌人展开巷战,成功击退敌人
也在易守难攻的玉皇山山顶
消灭伪军一个加强排
1949年1月
“莒县垛庄民兵连”诞生了
该民兵连参加了渡江战役
主要任务是看押俘虏、警卫后勤机关
搞好后勤保障、维护后方治安
上海解放后,由于该团素质构成较好
上级决定其仍以三野十兵团直属团的名义
继续留下服务
福州战役时
垛庄民兵连在6天的追击战中
看押了6000多名俘虏
警卫排接收了800多名俘虏
除了民兵队伍外
还有很多民兵英雄值得被纪念
如滨州市博兴县的马道远
1960年出席全国民兵代表会议留影(右二为马道远)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内战爆发
马道远率领马家村民兵连
参加了渤海子弟兵团支前轮战营
转战华东各地及江南各战场
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
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
多次光荣地完成了火线抢救
和战地运输等任务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
山东还出了位“女中豪杰”——侍振玉
她被授予“全国女民兵战斗英雄”称号
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沂蒙山区
泼辣的侍振玉带领民兵打游击、埋地雷
1948年,误踩地雷还在休养的侍振玉听说
队伍要到几十里外破坏敌人南逃的公路
不顾伤势,趁着天黑加入了队伍
侍振玉做的“铁西瓜雷”炸了敌人两辆车
到1949年初
侍振玉先后参加战斗96次,立下累累功勋
山东还有位“神枪姑娘”刘延凤
1957年,刘延凤成为长岛县第一个女民兵
她17岁就当上了女民兵排排长
掌握步枪、冲锋枪等5种武器射击技术
1964年6月9日
刘延凤参加军事训练比武
仅仅1分23秒便完成射击
并以9发子弹击碎9个汽水瓶子
1998年,刘延凤将她的首支步枪
捐赠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时间来到1966年
东营有个被誉为“孤岛长城”的
新林民兵连
鉴于当时国际斗争形势及戍边需要
1972年,民兵连决定成立女子骑兵班
民兵连里有女民兵近百人
几经磨炼之后,她们不仅能跨马飞奔
还能在马上举枪射击,弹无虚发
在2019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
有一抹“靓丽红”——民兵方队
在组成民兵方队的352人中
有9位“铿锵玫瑰”来自青岛
她们是青岛三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
其中7名正式在列,2人作为预备队员
当时9位女民兵最大的31岁
最小的刚刚年满18岁
当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
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
她们无比自豪
2023年,“威海红色女子民兵连”
在天福山脚下成立
40名女民兵高喊誓言、光荣入队
女民兵连利用
民兵整组、宣讲辅导、轮训培训等时机
采取在场馆讲解、下基层宣讲
分区域互动、借网络推广等方式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宣讲活动
组建以来,该连在各自工作场馆
累计接待参观者21万余人
圆满完成重要讲解任务近百场
覆盖5.2万余人
如今,山东民兵依然传承着
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
“三不怕”精神
他们始终怀揣赤子之心
在本职岗位默默耕耘
在祖国需要时
全力以赴守护这片土地
时刻准备着
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大众新闻 许光宇 金雪)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