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台雪超 徐润杰 管慧晓
2025年盛夏,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均和云谷·青岛智造港产业园内,66户厂房业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煎熬。他们支付了数百万元购房款,至今无法办理房产证,而每月的银行贷款却如约扣款。
交了购房款,房产证却遥不可及
“交了钱,房子却不是我们的,太荒谬了。”8月5日,记者走访智造港园区,多名业主讲述了目前的困境。一名业主拿出了购房合同、房产税、土地税等材料。“现在却办不了网签、办不了房产证,等于钱交了,拿不到证,加上土地被抵押了,随时能查封,唉。”
据了解,青岛均和云谷·智造港项目位于城阳区上马街道东部工业园区,总投资约5亿元,占地约48亩,由青岛均和创智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总建设面积逾8万平方米。项目于2021年正式开工,规划建设总部研发中心、研发实验室、工业楼宇标准厂房等建筑楼宇12栋。2022年开始,陆续有业主入驻智造港,目前共有69家。其中根据合同约定,66户业主应在2025年7月25日办理房产证。然而,当业主拿好所有材料去办理网签时,却被告知该处地块已被抵押,无法网签。
无法安心生产,担忧所有投入成泡影
其实,近几个月,业主们持续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从上海均和集团资金链断裂、5000多名员工失业、7个在建产业园被查封、福州长乐的地产项目延迟交房、几近烂尾等消息爆出;到城阳区其他由均和集团投资开发的产业园项目有的停工、有的厂房被查封;再到如今智造港园区无法办证的事实,这些信息如同重磅炸弹,彻底搅动了业主们生产生活的静水。
“我们已经没法安心投入生产了,整天为这个事奔走维权,向多个部门反映。”“出差都推了,合作也不敢谈了,业主们现在惴惴不安,购房、装修、投产、生产的大量投入一旦损失,将是惨痛的局面。”业主们表示现在大家心急如焚,迫切寻求破局方法。而讽刺的是,尽管房产证无法办理,业主们仍需按月偿还银行贷款。
开发商曾号称“长三角百强”
均和集团注册资本金130亿元,总资产人民币1500亿元,业务涵盖全球大宗商品贸易、金融服务与投资、城市运营与民生、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等多个领域。位居2024上海民营企业百强第5位。“均和云谷”为均和集团的产业品牌,2020年创立“均和云谷”产业园区品牌,首个落地福州。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位于城阳区白沙湾片区、总投资6.5亿元的“均和云谷·青岛未来创新园”项目(2021年市级重点项目之一)启动建设,该项目由上海均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占股95%,青岛城阳市政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占股5%。同年,青岛均和云谷·青岛智造港项目也按下开工键。
多名业主表示,当初选择均和云谷·智造港,正是看中了区域的背书和均和集团的实力。现在项目出了问题,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保障业主们的合理权益。“我们现在唯一的诉求是解押该地块,尽快拿到房产证。”
律师说法:
未取得预售许可资格属违规出售
均和云谷·青岛智造港项目当前困境有无解决方案?记者就此联系了青岛均和创智产业服务有限公司销售人员王先生。王先生表示,受母公司暴雷影响,目前青岛公司的人员也处于半停滞工作状态,大部分不在岗。有的业主们也联系他问怎么解决,自己也只能逐级向上反映。该人员也透露了该项目未取得预售许可证。
青岛均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德才接通记者电话后,仅表示正在处理,其他不便透露。
山东千舜律师事务所律师甄恩阳从专业角度解析称: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作为出让方,青岛均和创智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并没有办理相关的预售许可资格,并不能够对外出售预售房屋,现在属于违规行为。另外,现在因土地抵押无法到期办理网签或房产证,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作为购房者,可以按照合同要求解除合同,退还房款并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在该事件中,有关部门例如住建部门,也具有监管的职能。
此事后续如何解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持续关注。
相关链接:
从“资本神话”到“空转骗局”
有媒体指出,均和集团曾以“大宗贸易+产业园区”模式横扫长三角的千亿巨头,其核心玩法实为一场资本游戏。实控人何旗通过与地方政府城投公司合资成立贸易公司,以“空转贸易”虚增营收,帮助城投规避融资平台监管,换取低价土地开发权。青岛均和创智谷项目便是以“供应链金融赋能”为幌子,吸引66户企业主购买厂房,承诺打造“高端研发智造基地”。
然而,2025年3月上交所新规“3号指引”出台,严禁城投通过贸易虚增收入发债,要求“货物流、资金流、票据流”三合一。这一政策利剑直接斩断了均和集团的资金链。据悉,均和集团老板何旗从2023年底就开始转移资产,2025年暴雷时早已 “旅居”日本两年多。从2024年底开始,公司工资发放延迟,2025年5月彻底停摆,6月更以“自愿离职”为条件胁迫员工放弃赔偿才能领取5月工资。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均和云谷项目接连暴雷。目前,上海警方已经对均和集团立案侦查。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