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解决三件事”!山东莒县给代表建议督办会议“瘦身”

人大直通车 08-11 187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通讯员 安津锋

“三个建议涉及多个代表、好几家单位,一场会全搞定!省时又高效!”近日,刚刚走出莒县人大常委会2025年代表重点建议督办座谈会现场,来自招贤镇的人大代表董学山忍不住为这场“特别”的会议点赞。

这场会议“特别”在哪?以往需要分几次会议督办的代表重点建议,这次被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性地“打包”进了一场会议里。

这是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重点建议分配模式,助力基层减负的具体举措。在这一模式引领下,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相关代表以及各承办部门单位负责人围坐一堂,集中“会诊”代表重点建议,让代表和基层干部少跑路、少开会,又在同一场合听到不同领域的建议和部门回应,拓宽了工作思路,提升了履职工作水平。

会议瘦身:“三会合一”,腾出精力抓落实

这场“三会合一”并非偶然。莒县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环节,“文风会风不够严实”、“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等问题成为焦点。莒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态度鲜明:“会议能合并就合并,能少开就少开!要让干部从‘赶会场’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

对此,莒县人大常委会将12项代表重点建议,按照建议类别和常委会领导分管领域进行合理搭配,提出了“N会合一”的督办建议,以实际行动改进文风会风,提升办理质效。

“三项建议涉及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和城市路网,若按老办法分头开会,开完这个会赶那个会,半天时间就没了。现在集中开,一个上午解决三件事,效率高多了!”一位部门负责人深有感触。

据估算,仅此一项就为基层减少参会负担10余人次,为人大代表和干部腾出更多时间跑现场、盯落实,推动代表建议工作向“重实效”转变。

会场“新风”:直面问题、协同攻坚

走进会场,新风扑面。会议室里没有布置展板、没有堆砌材料,桌上只有一份印着三项建议的简表。“咱今天直接听进展、谈问题、定日子!”莒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的主持开门见山。

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兴奋地分享成果:小店镇百岁老兵抗战故事短视频反响很好,我们还统筹媒体刊发红色文旅稿件50余条,30余篇登上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下一步,将与文旅部门紧密协作,深挖“横山岁月”内涵,推动红色文旅深度融合。县党史研究中心也亮出“家底”——新编出版的革命史料《马耀崙缸藏革命史料存遗》,为小店镇红色文旅示范区提供了厚重的历史支撑。

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重点介绍了招贤玫瑰产业的蓬勃生机:2022年以来,持续投入资金支持招贤镇玫瑰产业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并规划建设“柿如意·玫好招贤”片区,推进鲜切花交易市场建设,助力玫瑰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让玫瑰真正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确保建议从“答复满意”走向“落地结果”。

县住建局负责人把道路施工图直接铺开:枣庄路这段已通车,青年路这里管涵安好了,老博物馆加固也开始了。随后,他话锋一转指出瓶颈,青年路往南这150米左右,拆迁还没完成,是块“硬骨头”,接下来将与属地街道加强协同攻坚,全力破解堵点。

问题在哪、卡在哪、谁来攻,一目了然,现场的人大代表们频频点头,后续监督推动的方向也更加清晰。这种“办中问计”、不回避矛盾的坦诚态度,正是提升建议办成率的关键。

代表叫好:建议督办闭环管理,落地有声

“会开得紧凑、问题点得准、措施说得实!”来自城阳团的人大代表刘鹏飞关注道路建设,“特别是住建局把拆迁难题当场摆出来,并明确了协同责任,我们后续监督推动就更有抓手了。这种‘闭环管理’的思路,让建议督办真正有了‘下文’!”

“人大带头‘三会合一’,不仅为基层松了绑、减了负,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让承办单位面对面交流、现场协同,解决问题的合力更强了,我们提的‘金点子’落地更有保障了!”董学山代表补充道。

“会议合并,绝不是为了简单地减少数量,核心是要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形成推动建议落实的强大合力,让每一份饱含民意的建议都能‘掷地有声’。”莒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徐厚乾表示,这既是向形式主义“亮剑”的生动示范,也是探索推动代表建议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的务实举措。

责任编辑:杨璐

杨璐

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时政兼三农记者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