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很轻松,但这种生活不太适合我。”2018年元旦,李悦悦在家乡广饶县大王镇正式创业,加入广饶县怡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怡丰农业),从事蔬菜育苗。此时,她只有25岁,刚刚辞去一份做了一年半的财务工作。
父母从事多年育苗工作,从小耳濡目染,李悦悦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认知。但那时依靠的是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父母掌握技术、从周边村镇招用几名工人。年轻人做农业,李悦悦有自己的打算。她不断外出学习,接触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学习从一名管理者的角度经营企业。
西红柿嫁接占地面积大、技术要求高,起初嫁接成活率只有一半,经过不断地改进技术,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怡丰农业成为周边地区首家成功掌握该项技术的育苗企业。三年前,公司引进草莓苗板块,李悦悦从零开始组建团队,从生产到销售逐步完善。
2022年是怡丰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公司实施高端集成蔬菜育苗示范园项目,建设高端智能玻璃温室和双层保温膜连栋温室等,实现育苗面积5万平方米、年产蔬菜种苗1亿株以上、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同时,带动大王镇发展成为“菜篮子”基地,引领12家育苗基地、18个蔬菜园区的4600余栋蔬菜大棚、21家农资供应商和33家蔬菜销售中心进入蔬菜产业链条,形成“从育种到销售、从种子到筷子”的一体化蔬菜种植产业全链条发展模式,助力区域统筹、抱团发展、连片增收。
蔬菜育苗季节性强,以往除了固定用工,一茬育苗结束后召集的临时工就解散了。而草莓苗终年繁育,临时工变成了固定工。怡丰农业每年为周边村提供就业岗位220余个,人均每年工资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农村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还掌握了一门技术。由于公司周边劳动力不足,李悦悦又从稍远一些的乡镇招用工人,并提供班车方便他们通勤。
2023年,公司发展遇到资金缺口,李悦悦向当地党委政府寻求帮助,经过充分沟通,得以吸收周边16个村的680万元集体资金入股,每年以本金加分红的形式将收益返回到村集体。同时,她紧抓大王镇抓乡村振兴促共同富裕工作机遇,通过生产外溢、经营外溢等多种方式,探索建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机制,跨区域引领400余户农户参与种苗产销两端。
生产中,把部分订单外派给种植农户,高于市场价格回收种苗,将代育费留给农户;与生产经营能力较弱的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先免费提供种苗、肥料、农药和技术指导,待农户出售产品后再扣除前期成本,让农户轻装上阵,农户有了收入,公司的产品也得到了推广。经营中,无偿提供销售服务,帮助农户精准对接线下销路。同时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入驻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利润空间,带动500余名村民和低收入家庭年增收1500万元以上。
从家庭作坊到现代企业,蔬菜育苗品类涉及西红柿、辣椒、茄子、西蓝花,引进国内外先进草莓品种,覆盖五大色系,怡丰农业成为东营市最大的智慧化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李悦悦真切体验到了“丰收”的喜悦,体验到了干一番事业成就感。她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做农业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脚踏实地去干,需要务实的工作作风。”(大众新闻记者 段学虎 崔立慧 马瑞琳)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