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何处觅清凉?走进一处处文化社区(文化书院),扑面而来的不仅是书香,更有孩子们清亮的笑语与专注探索的身影。 这个暑假,东港区携手多方力量,将优质资源精准“沉”入文化书院,为千名少年儿童打造了一片充满乐趣与成长的“清凉天地”,也让书院成为社区里最热闹、最富生机的“避暑”好去处。
7月14日以来,区教体局组织22所学校、840余名教师志愿者,深入包括文化书院在内的21个小草学堂,开展为期4周的托管服务。区司法局、文旅局联合在林海社区文化书院推出“非遗+普法”特色课程,助力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行动顺利进行;区城管执法局走进银海社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曲阜师范大学走进城建花园社区开设心理健康艺术疗愈课……多方力量汇聚,让文化社区(文化书院)真正成为孩子们家门口的“成长乐园”和多元文化滋养地。
在这里,孩子们在非遗课堂里捏塑泥塑、巧手剪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科技探索区,显微镜下的奥秘、科学实验的碰撞激发着求知欲;艺术角内,画笔沙沙描绘斑斓夏日,音乐课堂琴声悠扬;书香小剧场里,稚嫩的童音演绎着自编自导的绘本故事……在文化书院精心打造的“童梦工坊”里,多元场景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画卷。
这份家门口的安心与精彩,源于全区齐心协力的资源下沉机制和协同参与。通过建立“优质课程资源清单”与社区“课程需求清单”精准对接的模式,实现按需配送。尚德社区提出思政课需求,东港区“派单”吉林大学青鸟计划思政专业研究生;华英职业培训学校在银海社区开设的电商直播体验课,则为青少年打开了新视野。
文化书院的魅力,不仅在于点燃童梦,更在于构建了惠及全龄的文化空间。
孩子们在这里启智增慧,中青年也能找到兴趣课程或参与社区活动,银龄族则能在书画、非遗等课堂中乐享晚年。在尚德社区文化书院,“尚善童声”合唱团的歌声与“尚德暖织坊”大姨们的手作相映成趣。 书院成为连接社区代际情感的纽带,促进了“家”“和”邻里关系的形成。
东港区文化书院以“童梦”为主线,串联起多元力量共同打造的暑期盛宴。它不仅成为“资源沉下去,服务暖起来”理念的成功实践,更是“五美”文化书院建设惠泽民生的鲜活样本。当孩子们的笑脸在书院绽放,文明力量悄然点亮未来。(通讯员 李晓飞)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