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王丙强
近日,滨州市中心医院成功救治了一位年近90岁高龄的老年患者。患者在经历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等多重危机后,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顺利康复,重新下地行走。该案例充分展现了医院多学科联动,救治高危患者的能力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关爱。
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因其致死率、致残率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7月2日,骨创伤外科就收治了这样一位老年患者,在家中不慎摔倒,导致左髋部疼痛,起初并未引起重视,在家卧床12天,未见好转,才来医院就诊。影像检查显示左侧股骨颈骨折,且毫不意外,完善入院超声检查后,发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防止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请介入医学科会诊,为患者进行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
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患者出现了黑色柏油样便,7月5日血红蛋白降至42g/L,重度贫血危机值。科室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方案,一边为老人输血纠正贫血,一边请消化内科会诊,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
治疗后,患者仍有黑便,一天4次,7月6日,复查血常规,检验科再次传来危急值,血红蛋白46g/L,大便检验,褐色,隐血阳性。再次紧急联系输血科,输血治疗,继续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
7月7日复查,血红蛋白60g/L。惊魂未定,7月8日上午,血红蛋白又降至52g/L,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事不宜迟,联系消化内科及重症医学科,建议转至重症医学科行内镜下检查、止血,以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7月8日下午患者血红蛋白再次降至48g/L。在消化内科顺利完成内镜检查并止血后,输血治疗的成果才得以稳固,并稳步升高。患者精神状态也逐渐好转。
骨科手术
当消化道出血被完全控制、贫血经输血得以纠正、病情趋于稳定后,手术窗口终于开启。骨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为老人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全程在严密监护下进行,麻醉科精准调控,既保障了安全,又为术后早期康复奠定了基础。
术后,患者家属对医护团队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送来一面锦旗,上面的文字不同寻常——“九秩高龄,三疴并治脱危境;廿天妙手,一院回春奏凯歌。”斟字酌句,精辟概括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治过程。
这位九旬老人从骨折、血栓、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的重重围困中成功突围,最终重新迈开稳健的步伐,其背后是医学技术的有力支撑,更是多学科团队对生命决不放弃的执着守护。老人稳健的步伐,不仅踏在了康复之路上,更深深印刻着现代医学的温度与力量——它证明了即使生命进入暮年,在精诚协作的医者手中,依然能焕发新生光彩,续写尊严篇章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