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 通讯员 陈超
今夏以来,临朐县辛寨街道白沙村的低洼地里,一池池新水被唤醒,50余亩新整修的藕塘,嫩绿的荷叶在水面初展,与往来忙碌村民的身影相映成画——白沙村沉睡多年的莲藕产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白沙村自古便有种藕的深厚底蕴。近日,记者走进白沙村,村中老人忆起往昔,眼中闪烁着光彩:“那时莲叶接天,采藕季节,水田里满是笑声。藕粉细白,生吃清甜,是咱白沙一绝!”然而,随着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藕塘日渐荒芜,清波绿影只能残存于老辈人的记忆深处。
如何让脚下水土生金?村两委班子在振兴集体经济的大潮中找到了答案:唤醒沉睡资源!低洼易涝地恰是莲藕生长的沃土。村两委果断决策,将零散低效土地重新整合流转,依托政策扶持资金,科学规划、整修藕池,让古老的藕香重新萦绕白沙。
“藕塘就是聚宝盆!”村党支部书记信心满满地算起经济账:新拓藕池50亩,预计年可收获优质鲜藕近15万斤。按当前市场保守估算,仅鲜藕销售一项,村集体收入便可增加30余万元。这串数字背后,是集体经济从“薄弱”到“强健”的切实跨越。
产业振兴之笔,更在莲藕之外点染出多彩图景。村集体注册合作社统一运营,不仅打通稳定销路,更谋划着延伸产业链的蓝图——藕粉加工、荷叶茶、时令莲蓬销售……这些附加值项目将如新荷般次第绽放。更令人欣喜的是,这连片荷塘正悄然成为村庄新景致,吸引着游人的目光,为未来农旅融合埋下希望的种子。
昔日荒芜的低洼地,如今清波潋滟,荷叶亭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白沙村以藕为媒,让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的土地上扎下深根,在壮大集体经济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清风吹过,荷叶翻涌的不仅是层层碧浪,更是白沙村集体增收、村民共富的澎湃希望。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