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千清
厚厚的灰尘 干瘪的轮胎,破败的车厢,长时间停放无人问津,这就是传说中的“僵尸车”。“僵尸车”长期占用公共停车位,导致他人停车不便,既影响城市形象,更存在安全隐患,对此,牡丹区交警开展“僵尸车”清理整治行动。


行动中,牡丹区交警联合相关部门对辖区国省道等重点路段进行了细致排查。执法民警依据车辆长期停放、外观残旧、失去使用功能等核心特征,精准锁定多辆符合“僵尸车”标准的机动车。
针对确认的车辆,执法民警现场迅速联系车主,明确要求其立即处置。在执法民警的监督与督促下,相关车主均积极配合,当日即完成车辆驶离或合规处理,及时恢复了被长期占用的公共停车资源。




在清理僵尸车的同时,中队民警针对国道沿线的重点路段和时段,加大巡逻管控力度采取定点,通过检查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违停车辆,驾驶人在场的,民警现场进行劝导,责令其立即驶离;对于驾驶人不在现场或拒绝驶离的,民警依法开具违法停车告知单。
下一步,大队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加大对辖区僵尸车、违停的整治力度,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们呼吁广大驾驶人朋友,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随意停放车辆,共同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僵尸车的危害
侵占道路空间资源,加剧交通供需矛盾:
僵尸车长期占据路内停车位、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甚至消防通道等公共道路空间。这直接导致可用停车位减少,加剧“停车难”问题;同时侵占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路权,迫使他们在机动车道穿行,增加混行冲突风险,扰乱正常的交通空间分配秩序。
构成显著交通安全隐患,威胁通行安全:
僵尸车通常车况极差(如轮胎瘪塌、刹车失灵、部件锈蚀松动),存在溜车、零部件(如保险杠、后视镜)突然脱落的风险,对周边行驶或停放的车辆及行人构成威胁。尤其是在路口、弯道或夜间,极易成为诱发交通事故的“隐形地雷”。
牡丹区交警将持续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日常巡查管控,畅通市民举报渠道,形成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全力维护安全、有序、文明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希望广大车主自觉处置闲置车辆,别让“僵尸车”影响交通安全。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