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文旅重镇的破题之道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8-04 182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樊伟宏

在淄川太河镇潭溪山景区,来自济南的游客张先生一家刚刚结束为期两天的深度游。“从济潍高速下来,新修的旅游专线半小时直达景区,再不是当年那个要绕半天山路的太河了。”张先生的感慨,道出了交通蝶变对太河文旅产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众所周知,作为镶嵌在鲁中山水间的千年古邑,淄川正以“古今对话、山水共生”的独特逻辑,开启着文旅融合的“破壁之旅”。而太河镇身为淄川东南的生态明珠和文旅重镇,曾几何时,虽坐拥潭溪山、齐长城等优质资源,却因交通掣肘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如何让沉睡的乡村资源焕发新生?一场道路基础设施提升工作拉开了太河镇的破题之道。      

“我们聚焦路网畅联与品质提升,严格遵循‘路平、沟通、灯亮、美化、绿化’的高标准,全面提升道路通行体验和沿线视觉景观,并同步提升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让游客进得来、行得畅、看得美……”太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丰昌介绍说。

在这场事关未来的战役中,最关键的是太西路大中修工程和口南路幸博路至博山界公路建设工程。

太河镇方面介绍,太西路大中修工程起点为太河水库坝,沿线途经太河镇北牟村、太河村等8个村,是连接太河镇与西河镇的重要通道,对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前,乡镇总投资约5100万元,已完成涵洞、路肩矮墙建设和砼路基翻修,下一步将进行沥青摊铺。预计8月中旬完成一层沥青罩面,初步具备通车条件。项目完成后,一方面将显著提升山区库区道路水平,完善环库路网,加强太河、淄河两个片区的互联互通,为库区及沿线村民出行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将为太河镇文旅产业发展、景区景点互联互通以及体育赛事活动举办提供便利。

而另一工程起于幸博路,终于淄川区与博山区界,途经西石门村、北镇后村等4个村,是连接淄川区太河镇和博山区源泉镇的重要道路,也是沿线居民及附近景区旅游出行的必经之路。目前,该工程总投资约1800万元,已完成水稳摊铺,下一步将开展沥青摊铺工作,已初步具备通车条件。项目建成后,将改善沿线3000余居民的出行条件,促进猕猴桃等农产品外运,助力地域融合发展。

“当前几条主要道路升级改造完成后,我们将围绕‘内畅外联、提质增效、产运融合’的思路,持续下好交通发展‘先手棋’。”太河镇副镇长陈明表示。

陈明透露,对内,太河镇会以已建成的高速连接线互通、太西路、口南路等主干道为骨架,加快东东峪村道路、梦泉村道路等村组道路升级,实现县道、乡道、通村道路三级联动融合,切实解决影响群众出行道路问题,同时同步完善道路安防设施,保障通行安全。对外,将深化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衔接,依托口南路、峨池路等道路打通跨界通道,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格局,让太河的农产品、文旅资源更快“走出去”。

“交通升级最终要服务产业发展。”崔丰昌表示。

而接下来,以道路为纽带,串联起沿线的文旅景区、特色农业基地,从而推动文旅项目落地,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形成“交通+文旅+农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将是淄川这座文旅重镇面对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责任编辑:李艳晨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