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心玥
当前正值汛期,我国北方多地出现强降水过程,洪涝、电气火灾等灾害风险明显上升。雨天出行应注意什么?为何汛期电气火灾风险不降反升?遭遇洪涝灾害又该如何科学应对?记者走访交警、消防等相关部门。
雨天行车稳住方向,谨防“水上飘”
雨天路面积水湿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及附着力显著降低,车辆极易失控打滑。济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提醒广大车主,雨天行车应遵守“降速、控距、亮尾”原则,合理控制车速,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猛打方向。尽量减少变道超车,保持安全车距跟车行驶。同时,应及时开启车辆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提升车辆辨识度,同向近距离跟车时严禁使用远光灯。
针对雨天易发的“水滑”和“侧滑”风险,济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交警特别提醒行驶时务必紧握方向盘,保持直线低速行驶。转弯前需提前缓踩刹车,防止轮胎抱死引发危险。
同时建议,出行前做好车辆检查至关重要。确保雨刮器性能良好,以保障雨天行车视线清晰;仔细检查轮胎磨损状况,磨损过度的轮胎更容易在胎面与水面间形成水膜,导致车辆打滑、甩尾及制动距离延长等安全隐患。
雨天出行也应提前规划路线,应避开临水、临崖路段以及容易产生较深积水的桥梁涵隧等地势低洼路段。
“如遇积水,应先停车观察水深。”交警提醒道,“若水位接近保险杠或达到轮胎三分之二处,切勿强行通过。如确认水位在安全范围内,应挂低速挡,保持匀速平稳通过。车速过快易激起水浪灌入发动机,导致车辆熄火‘趴窝’。”
此外,涉水后车主们可以连续轻点几次刹车,通过摩擦生热使刹车片上水分挥发,以免影响车辆刹车性能。
潮湿天电器易“走火”,小心电气线路老化
与夏季火灾总量下降趋势不同,电气火灾发生率往往呈现季节性上升趋势。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火灾事故调查员周钰程分析指出:“‘三伏天’高温高湿环境导致生产生活用电负荷增大。同时,潮湿空气易使老旧电气线路绝缘性能下降,诱发短路、漏电等故障,埋下火灾隐患。”
周钰程以插座为例进一步解释:“在高湿度的环境条件下,潮湿的空气渗入到插座的插接件之间,若存在接触不良、积尘等情况,遇到水分便可能形成导电通道,使接触电阻改变,造成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如何防患于未“燃”?周钰程支了几招:要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发现破损的电线,要及时维修更换。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防止线路超负荷运行。选购家用电器认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环境干燥,必要时使用除湿设备。
“需特别提醒,洪涝灾害中被水浸泡过的电器,其内部绝缘结构已遭破坏,即使外表干燥,内部潮气未散,存在短路起火风险,应停止使用。”周钰程指出。
洪水来袭前,勿贪恋财物及时撤离
进入防汛期,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塌方及泥石流等灾害风险显著升高。如何有效应对、最大限度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特种灾害救援处副处长曾亮提醒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预警信息。
“地处低洼区域的社区、村庄、商场、地下车库等场所,可以用门板、沙袋筑起挡水坝。对于农村地区的土坯房、砖瓦房等易损建筑,定期清除屋顶的杂草并保持排水沟渠畅通;对果园、大棚等农业设施进行结构加固,覆盖防风膜以提升其抗灾韧性;如遇周边山体开裂、滑坡,迅速远离危险区域,并同步向自然资源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报告险情。”曾亮介绍。
若洪水来袭进入室内,须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和燃气阀门,严防触电、燃气泄漏爆炸等次生灾害。水位持续上涨时,应迅速向屋顶、高层等安全区域转移,待水势稳定后再行撤离。如被困地下空间,务必保持冷静,沿墙壁寻找疏散指示标志或安全出口,迅速向高层转移,并立即拨打119报警,清晰报告所在位置。
对于山洪易发区的居民,曾亮叮嘱:“提前摸清疏散逃生路线,村里大喇叭、微信群的通知盯紧了。一旦看到河堤水漫红杠警戒线,或者村里组织撤离,及时按照指定路线撤离至学校、文体中心等政府备案的应急避难场所,切勿贪恋财物。”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