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成功救治一名因糖尿病引起下肢动脉闭塞诱发糖尿病足坏疽而面临截肢风险的56岁男性患者。据了解,患者长期患有2型糖尿病且平日喜好饮酒,因工作中不慎被玻璃碎渣扎伤右足,导致伤口持续感染、溃烂,历经40余天不愈合。经医院综合治疗科、内分泌专业、骨外二科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最终通过“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及多次清创等系统治疗,为患者保住了患足,保证了生活质量。
王军(化名)从事厨师行业多年,由于工作繁忙,长期饮食不规律,且平日喜好饮酒,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今年一月底,由于在工作中不慎被玻璃碎渣扎伤右足跟,王军仅自行简单处理。由于糖尿病引发的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伤口迟迟无法愈合,逐渐恶化,不仅红肿、疼痛,还出现大面积坏疽。
据市七院综合治疗科主任刘呈祥介绍,“患者来院时,右足跟已形成较大面积的感染性溃疡,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下肢血运极差,若不及时干预,面临截肢风险。由于患者糖尿病未规范治疗,加上饮酒习惯,血管硬化程度严重,导致下肢供血不足,伤口修复能力几乎为零。”
针对王军的病情,市七院迅速启动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模式。内分泌专业调整控制血糖治疗方案;综合治疗科团队通过下肢动脉CTA检查,明确右胫后动脉中下段完全闭塞,为患者实施“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骨外二科负责进行右足跟清创手术和取皮+植皮手术。
经过内分泌专业不断调整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案,王军血糖逐渐得到控制。3月4日,刘呈祥为患者实施“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通过微创穿刺股动脉,将球囊导管精准送至闭塞血管段进行扩张,成功恢复下肢血流。“手术效果立竿见影,患者术后即刻感觉脚部变暖,疼痛明显减轻。”刘呈祥表示,“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改善足部血供,为后续创面修复奠定基础。
足部恢复供血后,骨外二科主治医师刘明昊、吴金龙先后多次为王军进行清创手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并应用负压吸引技术促进肉芽生长。4月10日,刘明浩和吴金龙为患者实施“取皮植皮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血糖管理,植皮区愈合良好。
“多学科协作模式极大提升了诊疗效率,将传统治疗时间缩短了60%。”刘呈祥表示,“通过各科室专家的协同配合,医院能够为患者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
经过系统治疗,王军不仅保住了右足,伤口也完全愈合,多年未得到控制的血糖也降到正常范围。出院时,王军激动地表示:“本以为这辈子再也站不起来了,没想到还能继续做厨师,感谢医生的辛苦付出。”“以后要继续控制血糖,更重要的是把酒戒掉。”出院时,市七院的医护人员不断叮嘱着王军。
自2023年5月开展“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以来,市七院已成功完成百余例手术,使众多像王军一样的糖尿病足患者避免了截肢命运。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刘呈祥表示,糖尿病患者因血管和神经病变,足部受伤后极易感染且难以愈合。日常生活中应做好足部防护,避免赤脚行走,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一旦出现伤口,务必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此外,严格控制血糖、戒烟限酒、定期检查下肢血管状况,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