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衔接资金建设的光伏发电产业项目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其规范管理与高效运营备受关注。山亭区审计局深刻认识到审计监督在保障项目落地见效中的关键作用,在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工作中,将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列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创新工作模式与技术应用,为项目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为确保审计核查工作全面准确,山亭区审计局打破传统审计模式的局限,创新采用 “线上 + 线下” 双轨调查模式。线上,审计人员充分利用天地图卫星影像系统,对辖区内所有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全方位扫描与对比分析。通过调取不同时期的卫星影像,仔细排查光伏板安装区域是否存在擅自变更、违规占用耕地或生态保护区等问题,精准锁定面积异常、布局不合理的可疑图斑。线下,针对线上筛查出的重点区域,审计团队立即组织实地查看核验。审计人员深入项目现场,逐一核对光伏板的实际安装位置、数量及完好程度,与线上影像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确保每一个数据都真实可靠,每一处疑点都得到妥善核查。
在提升审计效率与精准度方面,山亭区审计局积极探索技术赋能路径,引入无人机拍摄技术开展光伏板安装面积测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审计人员操控无人机对光伏项目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航拍,无人机凭借灵活的飞行优势,能够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精准捕捉每一块光伏板的安装细节。航拍获取的高清影像数据通过专业软件处理后,可自动生成精确的光伏板安装面积数据,不仅大幅缩短了传统人工测量所需的时间,还避免了人工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传统人工测量需要 5 名审计人员连续工作 3 天才能完成的面积核算任务,借助无人机技术仅用 1 天时间就高效完成,且数据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充分展现了科技审计的高效与精准。
山亭区审计局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切实将审计之力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精准的审计数据为项目资金拨付、绩效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衔接资金用在 “刀刃上”,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提出的整改建议,推动了项目管理方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了项目建设与运营中的风险隐患。
如今,在山亭区的乡村大地上,一块块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清洁电力,更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 “阳光产业”。山亭区审计局以科技赋能审计,用专业与担当守护着光伏发电产业项目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审计项目扎实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了坚实的审计力量。
(通讯员 韩艳艳 高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