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力量进果园,智媒实践来兴农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25 105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孙宇航 姜頔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7月19日至23日,鲁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媒兴农·乳山果乡实践团赴南黄镇靠山村,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新媒体技术赋能特色无花果产业为抓手,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度产业调研、直播电商实践与产业链延伸探索,助力当地无花果产业宣传。

智观农情·走进果园

实践伊始,团队深入无花果种植一线。在靠山村无花果种植基地,团队成员们头顶烈日,跟随果农亲身参与采摘、分拣等劳动环节,真切感受农业生产之艰辛。同时,团队密集走访了种植户、合作社负责人、果贩以及靠山村村支书,通过结构化访谈,深入了解了无花果的种植规模、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及发展困境。田间地头的交流,精准识别出当地产业面临的核心痛点:销售渠道有限、品牌知名度有限、生鲜储运损耗大成本高、深加工能力薄弱、劳动力老龄化等。这为后续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度调研·数据筑基

基于前期访谈梳理出的关键问题,实践团迅速转入深度调研阶段。他们设计针对性问卷,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面对面访谈+问卷收集”相结合的形式,走访调研了13户农户及产业相关方,共回收有效问卷20份。调研数据清晰呈现了价格波动、电商渗透率低、产品附加值不足等量化问题,形成了详实的《靠山村无花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用数据为“智媒兴农”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

智媒破局·直播带货

针对“销售难”这一首要痛点,鲁东大学学子发挥专业所长,启动“智媒兴农”核心行动。团队在村内搭建简易直播间,利用自身新媒体运营技能,一方面为农户开展电商知识培训,讲解短视频制作、直播话术、平台规则等实用技巧;另一方面直接开展助农直播实践。他们精心策划直播内容,设计产品分级包装方案。首场直播即取得亮眼成绩,成交件数达到1700多,有效缓解了部分农户的销售压力。实时成交数据与农户的笑脸,印证了新媒体对农产品“产-销”链条的高效链接。

薪火相传·长效赋能

实践尾声,团队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参观富昌农场阳光大棚、育苗基地及果干加工厂,学习深加工经验;制作图文并茂的“无花果花样吃法”电子手册,助力消费推广,探索提升附加值路径。积极推动校地合作。实践团还与与南黄镇政府举行座谈,总结成果,并达成初步意向,未来将积极推动在靠山村共建“鲁东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实现技术培训、渠道对接的常态化合作。

此次“三下乡”实践,鲁东大学“智媒兴农”实践团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青春答卷。更重要的是,队员们将课堂所学与乡村所需紧密结合,在服务社会中增长了才干,厚植了乡土情怀。团队成员孙宇航深有感触:“这次实践让我深刻理解,真正的‘流量密码’不在虚拟空间,而在广阔的田野乡间。鲁东大学新传学子的传媒力量,应该为乡村振兴发光发热。”团队将持续通过新媒体平台分享实践成果与经验,让“智媒兴农”的火种点亮更多乡村。

责任编辑:王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