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毕业就被岗位“预定”,高就业率让职业教育越来越香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4:30 311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相继而至的高考、中考志愿填报,牵动无数学生家长的神经,也再次炒热院校类别与成才话题。

有人入读中职学校却成功考研;有人在高职学院边读书边创业,还没毕业就创办公司;有人频频获奖,毕业后成了骨干教师。近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访临沂多所职业教育院校,看到了不拘一格的成功路,也看到职业院校因越来越高的就业率和无限出路被更多家长和考生选择。

强调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经常把课堂放在一线。

考不上高中,他们在中职学校攀登学历金字塔

2017年中考,史庚鑫三年努力考得527分。在临沂,当年这个成绩够不着市区高中录取分数线,只能考虑区县高中。亲戚多方打听下,他得知莒南县一所中职院校开设了“3+4”中本贯通班。

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3+4”中本贯通学制为7年。学生首先在中职学校进行3年的学习,期满后参加转段考试,成绩达标即可升入相应的本科院校。2015年,获得山东省教育厅对“3+4”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的批复后,临沂市农业学校(以下简称“临沂农校”)作为首批试点之一,正式开展“3+4”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项目,设立了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班。

比高考还“卷”的中考,让不少学子止步求学路。一考就要定终生?不服气的史庚鑫决定填报临沂农校。

区别于普通高中培养方式,“3+4”班采用中职、大学共同培养方案,一些只有在大学才能接触到的专业课程也被纳入日常学习中。以史庚鑫所在的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为例,他们在农校就已提前学习了解剖生理、动物生理学等知识。“这也帮助我们更快上手熟练,实操能力更强。”史庚鑫说。

在史庚鑫看来,农校三年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刚入学时,老师就告诫他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借助这个平台冲击更高学历。在学校严格的管理体系下,史庚鑫更加自律。在当年转段考试中,他所在的班级中,有48名同学转段成功,如愿进入临沂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四年后,他们中又有9人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

“人生远不止一种可能,坚定目标、付出努力,总能到达想要的彼岸。”回想从中职学校到成功考研之路,史庚鑫认为,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跑到终点的耐力。

他的这个观点,被越来越高的录取分数证实。“越来越多家长为孩子选择这个途径,所以分数越来越高。”据临沂农校招生工作人员介绍,该校3+4专业录取分数,从首届两三百分已经提高到今年的接近当地重点高中录取分。

校内创业办公司,一毕业就喜获事业成功

在传统升学模式中,高考被视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年数百万考生为了有限的本科名额激烈竞争。2025年落幕的夏季高考中,临沂市共报考8.3万人,相比去年增加约2000人。让人眼热的985、211,只有少数考生能够企及,大量分数不理想的学子只能“迫不得已”选择高职院校。

作为临沂科技职业学院首届学生,2020年9月,老家在兰陵县的陈彦桦考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离家近,喜欢绘画。”填报志愿时,陈彦桦的想法颇为随意。

高职院校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渐渐让陈彦桦清晰了人生目标。“家里人在搞梅花鹿养殖,没想到临科也有相关的学科。”她就读的专业原本属于人文艺术系,却跨学科喜欢上了动物医学,希望通过系统学习,为家里的梅花鹿养殖事业助一臂之力。

陈彦桦的想法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依托学校平台,她和同学创立了“一鹿生花”创业项目,并在多项重量级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殊荣,包括2023年和2024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2023年黄炎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2023年挑战者杯、2024年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以及ICAN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边学习边实践,在知识的海洋里悟到梅花鹿产业奥秘,还没毕业的陈彦桦成立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决意把梅花鹿养殖拓展到鹿血肽提取。毕业时,“一鹿生花”创业项目里的两位动物医学领域同学,直接被她聘为公司骨干。到2025年5月下旬,她的梅花鹿项目年产值已经突破了2000万元。

屡获大奖,与老师成为同行

2025年5月,还没毕业的闵祥龙,就通过肥城市高技能人才引进计划,考入山东泰山技师学院,等待毕业后入职成为一名在编教师。

还没毕业就被”预定的诀窍,是他在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2022级新能源1班就读期间,屡获大奖的硬实力。

在校期间,依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培养氛围,闵祥龙不仅站上了国家级技能大赛领奖台,还连续两届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省赛中斩获银奖。同时,他还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连续两年受邀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裁判。

而同样毕业于该校的刘鑫,曾在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就读。入校后,酷爱无人机的刘鑫,在学校的支持下创建了航模社团,不但在学校军训汇演、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呈现空中精彩,还在多项大事中取得好成绩。2023年,他带领团队参加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竞赛项目,取得该赛项一等奖的好成绩。

大学毕业后,刘鑫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功底和取得的竞赛优异成绩,在临沂市经济学校的公开引进考试中脱颖而出,考取该校无人机专业在编教师职位。“报考中有一条在大赛中获过奖的硬规定,我的获奖经历完全符合。”在临科经历的专业磨炼与积累,让刘鑫的职业素养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学到了更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是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曾经高考失利的曹云航,“心有不甘”地填报了临沂职业学院志愿。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他逐渐对电气产生了浓厚兴趣。

“如果能在省级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就可以免试升入本科院校。”进入更高学府深造,对曹云航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兴趣使然,目标驱动,他加入了学校的机电创新工作室,跟随指导老师练习专业技能,积极备战技能大赛。

入门晚、底子薄,曹云航唯一能做的就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2018年,他和队友一路过关斩将,在9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代表山东参赛队和临沂职业学院登上了国赛领奖台。

如愿升入本科院校完成学业后,曹云航决定回到母校任教。“如果没有学校提供的环境和老师们不遗余力的倾心指导,我也不会成功。”通过临沂职业学院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政策,他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团队的一名教师,与昔日老师站在同一个讲台。

2022-2024年数据显示,山东省中考招生中,有11.16万名学生超过普通高中线却选择了中职;高考招生中,有12.37万名学生达到本科线却选择了高职,4.6万名普通高中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系列数据,显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高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