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坚守、热浪中淬炼,用汗水铸就“火焰蓝”

壹现场 07-17 867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杜婷婷

连日高温,让济南犹如“烤炉”。每当此时,消防员们也开始了一年中最严峻的“烤”验:单单是一身厚重的灭火防护服就让人汗如雨下,更别说在毒辣的太阳下的灭火救援。

训练、灭火、救援……近日,记者跟随消防员们亲身体验了一次高温天里的“火辣”坚守。

早上,记者在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孙村消防救援站遇到战斗班班长贺桂彪时,他刚出警归来。

“无论温度多高,只要警铃一响,我们穿上战斗服就得出警。”对于高温天,有着十余年灭火救援经验的贺桂彪并没有特别“在意”:“职责所在,没啥,早习惯了。”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此次出警前,贺桂彪已带领大家完成了晨跑的训练。为了应对高温、保存体力,队站采取错时训练。贺桂彪抬手甩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往餐厅走去。早饭后,消防员们又开始了负重登楼的训练。

“走!”贺桂彪一声令下,两名消防员身着灭火战斗服、头戴头盔,两盘水带手拿牙咬,开始向楼上冲刺。

到达楼顶,消防员直接累趴在地上,汗水把消防员的头发“浇”成了“二维码”。“天再热,训练也不能有一点马虎,”贺桂彪扶起队员,“火灾不会因为天热就不发生了,这些是消防员保命的本事。”

训练课一结束,后勤班已备好绿豆汤、西瓜。消防员捧着碗畅饮,汗珠滴入碗中也不在意。

“天越热,保障越得跟上。”后勤班班长李恩坡边添汤边说,台账上记着每日食谱:早上加鸡蛋杂粮,中午有冬瓜排骨汤,晚上备绿豆百合粥,兼顾解暑与补能。除此,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也一应俱全。

“训练时候的这点热不算啥,至少还能流出汗来。”新入队的消防员李玉鹏灌了口绿豆汤后说,几天前,他刚和队友们参加了一场仓库火灾扑救,离着火点十几米远,可热浪一股股扑面而来,他被“烫”得嗓子直冒烟,“不过,俺们班长说这是一种超越热的煎熬,属于我们消防员的独有感受”。

下午两点,气温逼近40℃,烈日当头,地面温度56℃,闷热得让人窒息。

孙村小区一居民楼下,巴掌大的马蜂窝挂在一楼住户的屋檐下,寥寥几只马蜂在外,炙热的空气让它们也失去了活力。

在队友的帮助下,李玉鹏穿着厚厚的防蜂服,拿着杀虫剂一步一挪地靠近屋檐下,点着打火机、按下杀虫剂喷头——火焰瞬间将马蜂窝包裹起来,马蜂慌不择路地撞上防蜂服面罩。

随后,李玉鹏靠在滚烫的窗棂上稳住身体,双手撑开编织袋,迅速将整个马蜂窝套住、摘除并密封。正午的阳光直射在防蜂服的面罩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也把热量一股脑往里灌,面罩下是李玉鹏那张已热得通红的脸庞。

别看只有短短的三分钟,可摘下面罩的他却瘫坐在路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归队路上,消防车驶过滚烫的街道,靠在座椅上的李玉鹏接过队友递来的矿泉水一饮而尽,蓝色体能训练服的背后显现出一圈白色“印记”——那是热浪留给坚守者最独特的勋章。

责任编辑:尉伟

尉伟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新闻有态度,故事更可读。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