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文珂
7月12日,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齐翔腾达)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其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00万元至285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9.49%至86.33%。
海岱财经发现,去年同期,齐翔腾达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与今年的仅千万营收相比,业绩可谓是坐上“过山车”。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齐翔腾达方面表示,主要受地缘政治冲突、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等外部因素扰动,国内化工行业下游需求不振,同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2年1月的齐翔腾达,注册地位于临淄区杨坡路,是一家主营甲乙酮、顺酐、丙烯、橡胶等产品的化工制造企业。
实际上,在2023年以前,齐翔腾达作为民营企业,曾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海岱财经发现,其最后一次是以298.1049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69位。彼时,齐翔腾达在外界,被誉为淄博第三大民企。
“变身”国企
时间来到2022年,齐翔腾达控股股东淄博齐翔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齐翔集团)被淄博中院出具民事裁定书,裁定齐翔集团的重整申请。
根据《重整计划》,雪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齐翔集团80%的股权让渡予齐翔集团重整投资人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山能新材料)。
此番并购后,齐翔腾达控股股东仍为齐翔集团,但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山能新材料,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自此,齐翔腾达变身“省属国企”。
2023年6月7日,山东能源集团在淄博举行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山能新材料揭牌并举行接收齐翔腾达公司仪式。
在那场会议上,山东能源确定了山能新材料打造钙基新材料、高端化工新材料、纤维及复合新材料、光电新材料等“四个新材料”产业集群,到2025年产值过千亿,主导产业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
其中,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的企业正是齐翔腾达。
不过,受化工市场大环境所致,从山能新材料意图入主齐翔腾达开始,齐翔腾达的营收就连年走低。
海岱财经梳理发现,2022年至2024年,齐翔腾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8.9亿元、269.2亿元、252.2亿元,而2021年,该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348.9亿元的历史峰值。
若从归母净利润看,2022年至2024年,其分别实现6.34亿元、-3.84亿元以及3168万元,2021年的数据则为23.93亿元。
根据山能新材料官网介绍,旗下共拥有权属单位11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家,经营领域分布在淄博、济南、临沂、济宁等4个城市,从业人员8000余人。
据悉,上述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齐翔腾达和山东玻纤,“新三板”挂牌公司则是泰星股份以及齐鲁云商。
然而,伴随旗下龙头企业齐翔腾达的业绩逐年走低,山能新材料距离“产值过千亿”这一目标实则愈走愈远。
老将隐退
2024年4月,齐翔腾达控股股东齐翔集团与山能新材料签订《淄博齐翔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之股票无偿划转协议》,将齐翔集团持有占公司总股本45.91%的股份无偿划拨给山能新材料。
此次股权划转后,齐翔腾达控股股东将由齐翔集团变更为山能新材料,实际控制人仍为省国资委。
根据公司披露,对于彼时这番操作,实际上源于山东能源集团印发的《关于开展权属企业层级过多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齐翔腾达方面称,此次调整有利于明确山能新材料和齐翔腾达的管理管控层级,实现股权关系与实质管控相符,推动齐翔腾达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变动不止于此。7个月后,齐翔腾达披露,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总经理车成聚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年龄原因,车成聚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及非独立董事职务。辞职后,车成聚不再在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出生于1950年9月的车成聚,实际上是齐翔腾达的创始人。在掌舵齐翔腾达前,其曾在齐鲁石化旗下的橡胶厂担任劳资科科长、副厂长等职,1998年起担任齐鲁石化旗下的齐翔工贸总经理,2002年任淄博齐翔腾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作为淄博第一代企业家,在车成聚麾下,齐翔腾达在彼时迎来产能、业绩大爆发阶段——
2002年—2010年是齐翔腾达夯基固本、发展壮大的关键阶段——2004年,2万吨/年MTBE装置建成投产;2005年,6万吨/年丁烯分离装置建成投产;2006年,3万吨/年MTBE裂解制异丁烯装置建成投产……
2010年5月18日,齐翔腾达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首发募集资金达到18.772亿元,是山东省近5年在中小企业板首发募集资金最多的上市公司。
15年后,除了车成聚“隐退”,与其一同辞去非独立董事职务的,还有1964年出生的祝振茂,他是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申请辞职。
随后,齐翔腾达补选刘付亮、姜能成作为非独立董事。其中,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付亮被董事会授权在公司总经理空缺期间代行总经理职责。
而刘、姜二人则分别出生于1981年和1985年,管理层逐渐开始年轻化。
承压前行
变身“省属国企”后,齐翔腾达的下一步更为值得期待。
公开资料显示,齐翔腾达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将碳四原料转化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其中,碳四综合利用工艺路线形成了碳四丁烯、异丁烯、正丁烷和异丁烷组分综合利用产品线。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丁酮全国年产能达到88万吨,齐翔腾达甲乙酮装置设计产能为26万吨/年,是国内乃至世界产能最大的甲乙酮生产企业,国内产销份额占比达70%左右。
对于行业态势,齐翔腾达认为,2024年原油及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多数化工产品价格同比环比均以下降为主,尤其是下半年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加上近年来化工行业产能扩建较多的问题突出,石化产业正处于深度调整的阵痛期。
而将时间拨回至2018年,齐翔腾达园区不时可以看到“对标万华”“打造淄博万华”的标语。作为全国化工行业的标杆,烟台万华化学通过资产重组,跃居全球第一大MDI生产商。
彼时,齐翔腾达董事长兼总经理车成聚就说,要全面对比,深刻反思,要跳出齐翔看齐翔,决不能坐井观天,要主动寻标、对标、达标、创标。
在公司成立2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车成聚表示,齐翔腾达将用6年时间,力争4年,再造一个“齐翔”,在齐国大地上,建设全球领先、绿色环保、受人尊敬的世界级化工企业。
然而,从2018年的营业收入279.2亿元到2024年252.2亿元,齐翔腾达距离彼时的“豪言壮语”,更是不进则退。
对比其赶超对象的万华化学,其营业收入则从2018年的728.4亿元,一路高歌猛进,增至2024年的1821亿元,可谓是实现“再造”1.5个万华化学。
在今年3月召开的齐翔腾达第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第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齐翔腾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庆文表示,2025年,齐翔腾达将一手抓存量优化、提质增效,一手抓延链补链、增量发展,全力推动“36521”发展规划落地,始终保持碳三、碳四产业链一流企业地位不动摇,奋力开启建设世界一流高端化工新材料企业的新征程。
而“36521”发展规划:“3”即围一体化、链式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沿链聚合、产业耦合;“6”即力争实现碳三碳四基础原料+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年产量达到600万吨;“5”即内部优化、新建项目、兼并收购、科技研发、贸易中心“五大支撑”;“2”即聚焦“两个产业链”(碳三产业链、碳四产业链),分“两大阶段”(跨越发展期和引领成长期),建设“两大基地”(淄博本部、第二基地);“1”即建成世界一流高端化工新材料企业。
与20余年前相比,按照这一目标,齐翔腾达的发展脚步不应徘徊于此。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