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菏评|盒马鲜生入驻鲁西新区:一扇窗照见民生新图景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1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万达广场的玻璃幕墙,盒马鲜生门前早已排起蜿蜒的长队。老人攥着刚领的优惠券,年轻人举着相机记录首店开业的热闹,孩童踮脚望向橱窗里游动的波士顿龙虾——这不是北上广深的专属场景,而是鲁西新区百姓家门口的鲜活日常。盒马鲜生的到来,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鲁西大地漾开消费升级的涟漪,更映照出鲁西新区以民生为笔、以发展为墨的大气画卷。

一窗新风,吹活市井烟火

走进5000平方米的门店,仿佛踏入一座“生活美学馆”:帝王蟹在水族箱里张螯,芍药鲜花束带着晨露,现烤的蝴蝶酥香气漫过三个货架。线上点击“30分钟送达”,线下在海鲜吧台点一份蒜蓉粉丝蒸波龙,这样的“新零售体验”,曾是菏泽市民隔着屏幕的向往,如今成了下楼即享的便利。

这扇窗里,藏着城市发展的巧思。为了让“新鲜”触手可及,新区把冷链物流网织到田间地头,菏泽芍药从采摘到上架不超过12小时;为了让“实惠”看得见,政府联动企业发放千万元消费券,把政策红利折成居民菜篮里的降价标签。当退休教师李阿姨拎着刚买的进口水果笑着说“现在咱这儿啥都不缺”,这声赞叹里,是市井烟火被激活的生动注脚。

一域新局,铺展民生长卷

盒马的落户,从来不是孤立的商业事件,而是新区擘画“15分钟生活圈”的关键落子。往小了看,它是社区门口的“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解决着“买新鲜菜要跑远路”的老难题;往大了说,它像一根引线,串起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本地菜农跟着盒马的标准优化种植流程,养殖场靠着大数据订单调整出栏计划,连周边餐馆都因客流增长多雇了两个服务员。

这片土地上,这样的“连锁反应”正在处处发生:护栏换上了新涂装,街角公园添了儿童游乐设施,公交线路延伸到了新建小区……当“首店经济”的活力与“便民工程”的温度相遇,鲁西新区的民生答卷便有了更丰富的笔触。就像商户王大姐说的:“不光是多了个买东西的地方,感觉整个城都跟着精神起来了!”

一路向前,奔向更暖明天

有人说,看一座城市的发展,别只看高楼大厦,得看老百姓的眼睛亮不亮、笑容甜不甜。在鲁西新区,这份“民生温度”正从盒马的收银台、社区的菜市场、学校的操场、医院的诊室里不断溢出。它是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找到心仪工作的踏实,是老人在智慧医疗点刷脸挂号的便捷,是孩子们在新建图书馆里翻阅绘本的专注。

盒马门前的长队终会散去,但它带来的改变已然扎根。当“新鲜”“便捷”“品质”成为鲁西百姓的生活常态,当“在家门口过上好日子”从愿景变为现实,我们便读懂了:一座城市的大气,不在于引进多少大牌,而在于把每一份发展成果,都变成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这,正是鲁西新区写给民生的最美答卷。

责任编辑:李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