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扩大文化书院服务半径 让优质文化浸润万家

东营县区 07-14

东营市河口区文化书院新晋的“人气王”非遗美学自助体验空间,以“一部手机+一份好奇”的极简模式,让千年非遗技艺在指尖焕发新生。

空间内,随处可见沉浸其中的体验者。有年轻的情侣,对着手机屏幕研究宋锦的编织方法,手指略显生涩却兴致盎然;有带着孩子的家长,共同协作完成一幅扎染方巾,看着蓝白花纹在水中渐渐显现,孩子眼中满是惊奇与成就感;还有银发长者,专注地编制着五彩绳,指尖流淌着对传统美学的热爱。

“从前要跑遍大江南北才能体验的非遗手作,现在举步即达。”刚完成扎染作品的李女士举着蓝白相间的方巾感叹道。

近年来,东营市河口区以文化书院、文化社区建设为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矩阵,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打造河口区文化书院,构建“部门协同+清单管理”机制,建立区直部门单位优质文化教育服务类、场地设施类、文明实践队伍类三张清单,共梳理整合0-3岁家庭教育服务、文艺惠民演出、职业技能培训、中医药文化等16大类文化服务产品,活化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鸣翠湖湿地公园、黄河广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12处公共文化空间,组建含理论政策宣讲、非遗文化传承、健康医疗服务等20支专业化文明实践队,让优质文化资源如活水般浸润基层,打造群众身边的“精神桃花源”。

东营市河口区文化书院的服务半径正随着夜色延展,在银行工作的王女士轻点手机屏幕,夜校课程表跃然眼前:“白天忙工作,晚上来充电,这种节奏特别契合我们上班族。”作为“文化夜校”的学员,她正跟着专业导师练习瑜伽动作,汗水中浸润着艺术滋养。

这种“白天耕耘事业,夜晚浸润艺术”的生活图景,正是河口区打造全时段文化服务生态的生动写照。河口区创新性地打造了“‘河’韵流长文化夜航”品牌项目,精心策划瑜伽、美妆、舞蹈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截至目前,成功开5期课程30余班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为市民的“夜”生活注入斑斓的文化底蕴,点亮全新的夜间文化空间。

下一步,东营市河口区将持续优化整合各类公共文化资源,深入了解居民文化需求,创新文化供给方式,合理设计和安排活动,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 通讯员 王长贝)

责任编辑:杜美萱

曹萌

说负责人的话!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