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宋绪政 范兆心
低空经济作为当下新兴的热门产业,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山东省宁阳县敏锐洞察这一机遇与挑战,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人才培养。
7月11日上午,山东省宁阳县凌云早天下冷链交易基地楼前气氛热烈,海创智空凌云飞行分校成立暨首批机长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此举行。这场看似常规的仪式背后,藏着宁阳破解低空经济人才瓶颈、抢占产业发展先机的深层考量。
“现在不是缺无人机,是缺能把无人机‘玩明白’的人。”仪式上,企业代表的一句话道出了行业共性难题。
随着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冷链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对专业飞手的需求早已跨过“有没有”的阶段,转向“够不够专业”的更高要求。
不少企业明明购置了先进设备,却因找不到熟练操控的机长,眼睁睁看着好项目延期;一些农业合作社想靠无人机精准施肥,却苦于没有懂技术的人操作,只能继续沿用传统模式。
而飞行分校的成立,正是冲着这一痛点而来。依托海创智空在无人机培训领域“理论+实训+认证+就业”的成熟体系——从10余种无人机机型实操到CAAC执照考核全流程覆盖,再结合凌云集团深耕本地的资源整合能力,双方联手打造“培训即就业”闭环。
“低空经济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而人才就是引擎的‘燃料’。”宁阳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肖文博的话,点出了这场合作的深层逻辑。
分校的成立并非孤立的教育行为,而是宁阳县“科技+产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政府部门主动搭台,以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为后盾;海创智空输出专业培训能力,带来标准化的课程体系与资深教官团队;凌云集团则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打通学员与农业、物流等本地产业的对接渠道。
这种“政企协同”模式,让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扎根产业土壤。学员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飞行技巧,更能接触到宁阳本地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如何为万亩农田规划植保航线,如何配合冷链基地设计短途配送路径,如何在山区救援中精准操控无人机。
分校要培养的不是“只会飞”的操作员,而是“懂场景、能解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当首批学员操控无人机起飞时,带着的不仅是个人的飞行梦,更是一座城市在新兴产业赛道上加速奔跑的雄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