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口述史③|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老兵朱明智的战场往事

壹现场 07-14 1.3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徐晓磊 通讯员 顾晓羽

编者按:读史以明智,知古以鉴今。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真实、全面、生动地还原历史场景,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济南市档案馆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开展“老兵口述史”系列报道,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我叫朱明智,今年89周岁,是一名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5岁参军,老家是如今的上海嘉定区,曾在解放军26军的文工团工作。

15岁参加志愿军

1950年,我的老家解放不久,那时,我就读于嘉定中学。我的班主任是当时嘉定县地下党支部书记。在老师的动员下,我们全班20多个同学决定一同参军。听到我的这个决定,一开始我的父母并不同意。于是,我就以读书学习的名义,取得了父母的同意。

(朱明智老人)

参军以后先要参加一个训练班,有三个月的训练期,训练的地方是在松江。在当时的九兵团教导大队学习了三个月后,1950年9月,我被分配到了解放军26军文工团。到了10月份,部队动员“北上”。一开始我们先到山东曲阜,后从曲阜坐火车转到东北的抚顺。这时候,我们才知道美军进军朝鲜,而且将要抵达我国的边境。

在抚顺训练了一段时间后,我们26军第一梯队便从临江进入朝鲜。26军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队,遇到了最艰苦的情况。“入朝”时已经11月份,鸭绿江已经结冰,部队便从冰面上走。

我们进入朝鲜的第一天就要走60里路,走的都是山路,一路上大家情绪高昂,还唱着歌向前进。突然之间,美军的敌机出现了。它从山上猛地俯冲下来,到了我们面前,我们根本来不及反应。虽然之前老同志已经教给了一些防空知识,但这个时候心里还是非常紧张,我的腿都在发抖,只能拽着一个老同志的背包。我对这名老同志说:“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你死在哪里,我就死在哪里。”当时,敌人打了很多炮弹,有一个战友负伤了。我跟着一名战友躲在山坳里,趴在地上,子弹就在我们面前飞,灰尘都扬起来。后来,我才知道美军的战术就是这样:打完一圈就撤。

美军离开后,我们继续前进。之前部队发了新布袜和皮靴,但我是南方人,小时候没有穿过布袜,加上新布袜不合脚,走在路上,脚被磨得很疼。我害怕掉队,坚持着走到了宿营地。到了宿营地之后才发现脚后跟磨破出血,袜子和鞋都粘连在一起,无法脱下。老同志用了些热水才帮我把鞋袜成功脱下,之后再用急救包里的物品包扎了起来。看到我的情况,部队让我回到临江休息几天,但我坚决要跟着部队。跟着部队走了几天后,身体条件实在不允许,队伍便把我送回了临江。

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我很快又好了,于是便跟着26军的第二梯队,继续前进。这时正好赶上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这是最艰苦的一次战役。此时,26军在东线作战,其中一个师作战失利,战士受伤很多。我们文工团的队员们便全部下放到卫生所,去当护理员,负责给伤员们按摩、喂饭以及洗护等。

那时条件很艰苦,河里结冰,我们需要砸开冰,来清洗伤员们换下来的敷料。时间长了,我们的手全都皴裂了。有一次,因为洗的敷料放在了类似沙滩的地方,美军的飞机发现了我们,并开始轰炸。幸亏我们躲避及时,没被打着。

度过艰难时刻

二次战役结束后,我们跟着部队继续往南走,而这个时候,因为年纪小,加上条件实在艰苦,吃饭都是一口炒面一口雪。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身体已经到达了极限。在往南走的路途中,我高烧不退,甚至一度昏迷。昏迷中,我隐约感觉到文工团的两个战友轮流背着我,把我送到了26军的第三卫生所。这个战地医院位于山上大大小小的防空洞里。因为当时女伤员少,便把我安置在一个小防空洞。

这时恰逢二次战役后,敌人开始了反击,他们从“三八线”拉了很多坦克到前线,并俘虏了一些我们的伤员。为了躲避敌人的轰炸,护士医生以及护理员等都开始撤退。但因为我自己一个人在小山头上,被遗忘在山上了。幸运的是,我所在的小山头并没有受到轰炸影响。等到了第二天,部队又把我抢救下来了。当年的护士长朱仲文事后和我说,我昏迷了17天,也没有药医治,全靠自己体力撑下来。文工团的两名战友看望我时,我在棉衣上吐得一塌糊涂,战友便猜测我恐怕无生还的可能。而这个时候我才16岁左右。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到了“五一”那一天,我的病都好了。这一天,我所在的防空洞又来了名女战友,她的病情不严重,便带着我出去晒太阳。已经在防空洞里住了将近一个月的我,在刚出防空洞时,眼睛根本睁不开,脚像踩着棉花一样走不动,只能扶着她在外面晒了一会儿。身体好了之后,我又回到了文工团。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和五次战役时,志愿军已经装备了高射炮,美军的飞机也不再那么疯狂。曾经,我们只要一听到敌人的飞机,就赶紧趴下一动不动。朝鲜那个时候很冷,我们每个人都带着白被单,把被单罩在一个地方上,趴着不动。

就在第三次战役期间,我们便开始排练节目,抽空去战地演出,演出的节目就是部队里英雄事迹和先进事迹。部队里创作组把这些事迹写出来后,改成唱歌或者小品等形式,我们就到战地里演出。遇见只有两三个战士的情况,我们也给他们演唱。在朝鲜给战士唱歌的时候,我们真切感觉到战士英勇杀敌的状态。我们相信战士们听了这些英雄事迹之后,下一次会更加英勇。同时,我们在一次次的慰问和讲述英雄事迹中,演唱也更加动情。

从朝鲜回来后,我立了一个三等功。在朝鲜的这段经历真的锻炼了自己,回来以后,我觉得再没有比抗美援朝战争更困难的了。并且,我性格也坚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步得比较快。

责任编辑:杜春娜

徐晓磊

做追光者,无限进步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杜春娜

用文字抒写民生,用镜头记下民情,用报道表达民意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