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啤酒节燃旺村庄发展活力

淄博新闻网 07-08


□本报记者 侯林

“人好多,想‘哈’精酿啤酒得靠抢桌。”7月5日晚上6点多,淄川区寨里镇邹家村第一届啤酒节现场挤满了人。当天,邹家村第一届啤酒节暨“聊斋精酿啤酒”发布会举行,很多市民不惧高温,赶来享受一场精酿啤酒的盛宴。

一场烟火的狂欢

“晚进场一会儿,场地就坐满了人。好在朋友有先见之明,提前抢到了位置。”3桶精酿啤酒刚摆上桌,淄川市民牛先生和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拧开啤酒桶的阀门。一杯杯浓厚醇香的啤酒倒入杯中,他们仔细品尝起来,“不错,炎炎夏日配上冰凉的精酿啤酒,爽!”

滋啦冒油的烧烤、麻辣鲜香的花蛤和小龙虾、“练摊绝配”毛豆花生……啤酒节美食区前台,人们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啤酒配菜,完全忽略了当天近40℃的高温。

“没想到吸引了这么多人,也希望大家来享受啤酒的同时能多多宣传,让咱们聊斋精酿走向更广的市场。”啤酒节开幕式前,邹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焦政源步履匆忙地穿梭在场地中调度、服务,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啤酒节场地外,淄川特色农产品大集同样热闹。

“尝尝就知道是啥味道。”在西河镇博森农业的摊位前,一盘沙果让很多人驻足,有市民尝过后,直呼“是小时候的味道”。负责人陈金吉笑着跟询问的市民解释:“咱们果园一年四季都有鲜果和粮食,全是有机肥料种出来的,好吃着呢。”

精酿啤酒、薄脆酥饼、山东大煎饼、西河花菇、太河花椒酱……在美食美酒的加持下,邹家村的夜经济瞬间被点燃。

“乡村+产业”的发力

“举办啤酒节,我既紧张又兴奋。村里组织了志愿服务队伍,一定拿出一百分的热情接待大家。”虽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焦政源的内心还是充满忐忑,“天气有点热,怕有招呼不周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容,也期待借助这次活动,持续扩大邹家村精酿啤酒的知名度,为合作社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邹家村依托太河水库一干渠——万米山洞洞口所在地的优质水资源,投资700万元建设了精酿啤酒全自动生产线。同时,成立党总支领办的松舟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产业带动,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经过两年的运作,合作社已推出20余款特色精酿产品,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今年,邹家村利用村庄精细化整治,在村内主干道进行网红墙绘设计,打造“乡村+产业”模式,吸引市民前来赏景品酒。

“第一届啤酒节是我们村打造‘村Beer’概念的开始,活动将持续至7月15日,其间还将推出‘村晚’等系列文化活动。”焦政源介绍,啤酒节集中活动结束后,邹家村松舟生态园将接续为市民提供美酒美食,打造不停歇的“乡村+产业”模式。

一个支点的撬动

“寨里镇是北方早期青瓷生产地、发源地,也是淄川区富硒农产品的主产区,这里有璀璨千年不息的窑火,更有丰富的富硒农副产品资源,是一座真正的‘宝藏’。”寨里镇党委书记侯法加在致辞中说。

今年以来,寨里镇从千年文脉、富硒宝藏等方面做文章,依托便捷的区位优势,多方盘活闲置资源,推动特色种植、生态研学、精品民宿等多产业联动发展。先后组织了寨里镇首届乡村诗词大会、2025淄博市“朱水湾杯”第一届汉服表演赛、邹家村第一届啤酒节等活动,借助节庆活动不断扩大乡村知名度,精心擦亮“活力乡村 宝藏寨里”的金字招牌。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更离不开人才、技术、资金和政策的支撑。”侯法加说,目前,寨里镇正通过邹家村党总支书记焦政源、东井村党总支书记牛学臣等年轻干部的带动,整合资源、创新突破,引入新产业、新项目,以人才和资源为支点撬动乡村全面振兴。


        编辑:孔鼎
        审核:牛干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