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文明对话的号角在齐鲁大地再度奏响,全球目光又一次汇向东方圣地——尼山。这座因孔子诞生而名垂千古的圣山,以其滋养生发的儒家智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投射于人类精神的星空。而今,乘着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东风,尼山正以“群山环峙、包容万象”的姿态,激荡出跨越时空的深沉回响。
圣脉源流:尼泗同辉孕儒光
尼山与泗水,山环水绕,共同构成了儒家文明诞生与早期发展的神圣地理空间,其精神血脉早已融为一体。孔子往来于尼泗之间,在这片土地上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感悟“生生之德”,最终奠定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秩序、追求“天下大同”的儒家思想根基。山麓的夫子洞,默默诉说着圣人降诞的千年传奇;巍峨的尼山孔庙,历经风雨而岿然屹立,见证着后世对至圣先师的永恒追思。
泗河汤汤,文脉悠长。作为东夷文化的摇篮、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泗水素有“洙泗渊源之地,圣化融液之区”的美誉,更是先贤仲子的故里。孔子从尼山走来,设教于“洙泗”之上,儒学肇始于此,光大于此。泗水流域,不仅是蜿蜒的地理之河,更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与传播走廊,浸润礼乐文明、承载儒家伦理的文化之河。经岁月沉淀,其精髓已熔铸为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世界担当:钟鸣四海向万邦
2007年,王殿卿、牟钟鉴、骆承烈等学者首倡在尼山圣地创立书院,这一构想迅速得到泗水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短短一年余,一座建筑面积逾6000平方米的书院便拔地而起。海内外学者、社会贤达齐聚尼山东麓夫子洞旁,共同见证尼山圣源书院的落成。书院以弘扬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致力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文明进步,秉持“民办公助,书院所有,自主运作,世代传承”的创新体制,专家学者们更以“背着干粮为孔子打工”的赤诚精神,不取分文,倾力奉献。
书院创立后,充分发挥学术资源优势,与海内外50余家学术机构、文化团体、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先后举办60余次国际国内高端学术会议,开展国学师资培训、海峡两岸论语师资培训70余期,培训学员2万余人,并连续7期与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联合举办儒学尼山研修班。通过国学师资研修、高端文化论坛及传统文化传播交流活动,成功打造集“学术论坛、培训基地、游学营地、研究重镇”于一体的文化平台,成为我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海内外文化交流的关键桥梁。
尼山圣源书院学者们倡议发起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在尼山圣源书院相继举办,千余位海内外多元文化的学者、各界代表、国家政要云集尼山,展开不同文明的对话,“和而不同、世界大同”的儒家核心价值,如春风化雨,从尼山传向世界。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将论坛永久会址设于书院。至此,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尼山脚下再启新程,逐步形成“南有博鳌经济论坛,北有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战略格局。
此后,历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广邀全球文明代表共襄盛举。论坛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文明照鉴未来”“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等重大命题,展开真诚而深入的对话,积极参与全球现代性议题探讨,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持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时代回响:古韵新声润华章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参与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我们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泗水县紧抓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示范区的战略机遇,深挖“始祖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打造多元阵地,文化融入基层治理。依托尼山圣源书院的专家学者和本土国学志愿者,建立起乡村儒学讲堂、圣源国学大讲堂、圣源家长课堂及“泉乡国学少年班”公益课堂等阵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2013年泗水县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乡村儒学讲堂”,探索形成了“儒学讲堂+幸福食堂+互助养老” 的“小城子村”农村养老新模式,将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该模式已成为泗水县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县建成标准化乡村儒学讲堂266个,覆盖全县67%的村庄,累计开课1万余场,惠及群众36万余人次。乡村儒学讲堂“泗水经验”已走出山东,在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十余省市落地生根。
实施青少年素养计划,文化启迪未来。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联合公益协会组织、社区和企业,面向少年儿童开设泉乡国学少年公益课堂、“微爱·传承”和“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等活动,课程涵盖经典诵读、传统乐器、剪纸、泥塑、陶艺和书法等内容,以“传统国学+非遗技艺”的模式传承泗水文化、讲好泗水故事。截至目前,已开课300余节、吸引近万人次参与,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文化养分。
修缮仲庙,擦亮“仲子故里”文化名片。2023年10月,泗水仲庙完成修缮并正式对外开放,使“负米养亲”“悔过形销”“治蒲三善”“结缨赴难”等千年仲子故事拥有了具象载体。同时成立泗水仲子文化研究会,深化仲子文化研究,加强与海内外机构交流合作,让仲子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开发文旅项目,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打造以“山水”文化主题的泉林泉群、万紫千红、泗水滨等文旅项目,构建“文创”“农创”“研学”特色的等闲谷艺术小镇、阅湖尚儒研学基地等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探索形成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乡村合伙人”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尼山巍巍,见证文明之源;泗水泱泱,流淌文化之脉。圣山智水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博大胸怀,勇担文明复兴之责。一年一度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既是思想的盛宴,更是精神的寻根与未来的启航。在传统与现代的交会点,在东方与西方的对话中,尼山泗水所代表的中华智慧,正以洪钟大吕般的回响,叩击人类共同的心灵,昭示着和合共生的光明未来。
(作者: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葛金成)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