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连续一周30℃+“烤”验,呈现“西热东凉”一城两季现象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2:06 6764

在山东全省持续高温橙色预警的背景下,威海正上演着 "西热东凉" 的独特气候现象。2025年7月2日,乳山北部乡镇气温突破35℃,而五十公里外的成山头海滨,实时气温仅23.3℃。

这一温差现象在2025年闰六月与三伏天的特殊叠加背景下尤为突出,乙巳年"秋包伏"格局,威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酷暑考验。

2025年高温提前突袭威海

2024年6月的威海,曾是山东高温版图中的"清凉堡垒"。当山东省气象台连续7天发布高温预警、鲁西北地区气温突破40℃时,威海市平均气温仅为21.9℃。

当时东西温差已初现端倪:乳山、文登西部地区最高温度达35℃以上,而东部沿海地区气温稳定在24-26℃之间。成山头作为天然温度调节器,2024年6月上旬最低气温保持在15℃左右,最高温度仅22-24℃。

2025年的热浪却提前打破了这一平衡。5月18日,山东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比2024年提前整整20天。预警显示,鲁西北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7~39℃,局部可达40℃。

进入6月,威海市区气温显著攀升。6月4日达31℃,次日升至32℃;6月6日,乳山地区更出现35℃高温。6月22日,山东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报23-25日内陆高温天气。

地理分割线,一城两季的气候密码

一条无形的气候分界线将威海分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背后是复杂的地理与海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山头的地理位置是其保持凉爽的核心优势。这片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区域,从北海边到南海边仅6公里,形成绝对的三面环海地形。气象数据显示,该区域受海温影响显著,夏季很少出现30℃以上高温。

"海陆风环流是天然温度调节器。当中午陆地气温升高,风向转为从海上吹向陆地,海风的凉爽效应随即显现。"威海市气象台如此解释。

然而,乳山等西部地区却难以享受这份海洋恩赐。2024年8月3日,乳山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崖子镇、冯家镇等北部乡镇已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这些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空气湿度大,体感温度高,闷热环境下中暑风险显著增加。

2025年,这一东西差异进一步扩大。6月6日,乳山气温达35℃,而同期成山头仅26℃。地理因素导致的海风渗透差异,使两地温差可达10℃以上。

威海市气象局公布的2024年夏季气候概况已显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的显著趋势。数据显示,2024年夏季全市平均气温25.5℃,较常年偏高1.6℃

具体来看2024年的高温表现:

7月极限高温达到35℃,8月同样录得35℃高温记录,高温日数达4天,较常年偏多2天,降水分布呈现"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特点,夏季出现多次大范围暴雨过程。

2025年的升温趋势更为明显。6月上旬,乳山地区已多次出现35℃以上高温,超越2024年同期水平。威海市区2025年6月平均气温较2024年同期上升约6℃,

闰月伏遇上秋包伏,高温期将比往年更长

2025年的高温现象具有特殊气候背景。从气象科学角度分析,闰六月与三伏天的重叠形成了"热量累积效应"。三伏天本就是一年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段,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压缩如同"蒸笼罩"。

今年农历闰六月(公历7月25日至8月21日)恰好覆盖了中伏和末伏关键时段。闰月的增加相当于延长了1-2周高温档期,热量持续输出而消散机会减少,累积效应显著增强。

更关键的是,今年立秋(8月7日)仍在闰六月内,形成"秋包伏"格局。气象史料显示,此类格局下立秋后直至末伏结束(8月18日),仍将面临闰月与末伏的双重高温考验。

山东省气候中心早于2024年6月就预测:2024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全省平均气温27.0~28.0°C,较常年同期(25.9°C)偏高。2025年的实际数据验证了这一趋势,且升温幅度超出预期。

2024年夏季这些区域已出现多次大范围暴雨,结合2025年高温高湿特点,热应激风险显著增加。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更易中暑,对老、弱、病、幼人群的健康威胁尤为严重。气象部门建议:严格遵循高温预警响应机制,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午后高温时段(11:00-16:00)减少户外活动,养老机构、幼托场所需加强空调与通风系统维护,户外作业实行轮班制度,配备防暑药品,公众随时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实时气象信息。

责任编辑:潘佳蓬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