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酷暑天气持续发威,户外劳动者在灼热中坚守岗位,挥汗如雨。面对这一严峻“烤”验,东营市迅速开放“爱心驿站”,为辛勤的户外工作者们辟出一方清凉休憩的绿洲。这些驿站不仅提供避暑场所,更成为传递城市脉脉温情的窗口。
走进驿站,细致入微的关怀触手可及。在东营区陶然公园的驿站内,外卖小哥张博文道出了心声:“每天顶着酷暑奔波五六十单后,能在这凉爽环境中歇歇脚,吃上西瓜冰棍,喝点水解乏,真是舒服极了!” 驿站内空调全天开放,清凉恒常;桌上摆着新鲜西瓜、解暑冰棍,关怀备至。更令人称道的是“智能换电柜”的配置,精准解决了外卖骑手“电量焦虑”这一痛点,将服务延伸到工作链条的核心环节。这些细节不仅缓解了身体的燥热,更熨帖了奔忙的心灵——让劳动者真切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被善待。
驿站网络的精心编织,让清凉触手可及。东营市通过“沿黄驿站、嵌入式驿站、流动式驿站、社区驿站、工友驿站”的“五站”立体布局,推动驿站服务全面升级。站点信息接入导航系统,劳动者仅需轻点手机,即可迅速查找到最近的“港湾”。242座驿站如星辰般散落城市脉络,织成一张以劳动者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网。无论快递员穿行于社区,还是环卫工忙碌于大街小巷,总有一处“歇脚地”在静候。这张网络的广覆全市,正是服务精准落地的坚实基础。
驿站虽小,却映射着城市治理的“大温度”。东营市承诺持续投入、完善功能,目标是将驿站打造成户外劳动者的“歇脚地”与“加油站”。这背后是“普惠化、精准化”服务理念的切实落地。普惠,在于向所有户外劳动者敞开大门,让每一位风雨兼程者都能享受这份城市关怀;精准,在于服务内容直击痛点:从解渴消暑食品到换电设施,从固定站点到流动驿站,皆因需而设。驿站如同城市伸出的臂膀,拥抱每一位为城市运转默默付出的人,用周到服务传递政府与社会的温暖心意。
高温炙烤大地,但“爱心驿站”如清凉的绿洲,让城市在酷暑中依然保持脉脉温情。驿站提供的不仅是片刻休憩,更是对劳动者尊严的礼赞。随着服务功能持续深化与覆盖网络日益完善,这些“歇脚地”必将化为城市文明中温暖的印记。(大众新闻记者 孙乐佳)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