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安全!莘县交警“飙车炸街”整治行动成效显著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0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怀磊 通讯员 纪桂民

未见其车,先闻其声,“飙车炸街”不仅严重扰民,还伴随着非法改装、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而且违法行为人多是未成年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直以来,对此类违法行为,广大市民一直也是深恶痛绝。

在聊城莘县,莘县交警聚焦“未成年人驾车”违法特点,运用“研、查、宣、教”四字技战法,开展常态化治理,实现了警情投诉量、路面违法行为、网络舆情“三个显著下降”,群众安全感、执法震慑力、社会治理效能“三个明显提升”。

近段时间以来,莘县辖区夜间涉“飙车炸街”警情起数下降86%,涉无证、改装事故下降76%,查处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汽车、改装电动车“飙车炸街”违法53起,责令未满16周岁违法者监护人加强监管2起……不仅按下了城市的"静音键",也扣紧了未成年人成长路上的"安全确认键"。

 “研”字当先,强化分析研判织密线索收集网

治理的第一步是摸清规律、找准病灶。莘县交警主动拓宽线索“雷达网”,除传统的122警情平台外,还广泛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快手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群众反映,并深入学校、社区收集信息。通过对海量线索的交叉分析,精准刻画出未成年人违法驾车的“高发地图”和“重点时段”,这种基于数据的精准画像,为靶向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莘县交警还不断强化部门协作,通过与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治安、网安等部门密切配合,汇聚整合线索。联合市场监管、住建、消防等部门协同作战,畅连线索来源。

一个典型案例发生在5月16日晚21时许,县局指挥中心通过视频巡查系统,敏锐捕捉到实验初中周边有多辆疑似未成年人驾驶的电摩聚集。信息瞬间传递至路面警力,交警夜班组联合便衣民警迅速出击,高效处置,现场成功查获违法电摩5辆,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这次行动正是多部门无缝衔接、快速响应的生动体现。

为确保整治行动不流于形式、取得长效,莘县交警还建立了严格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定期调度部署,即“每周一研判,每周一通报,每周一反馈,每周一督导”,将“未成年人驾车违法”整治与酒醉驾等专项行动同考核、同统筹、同推进,及时调整勤务,突出整治效果,持续提升整治的精准性和威慑力。

“查”字发力,强化严查严管形成强力震慑

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飙车炸街”乱象,一直以来,莘县交警通过“精准打击+常态整治+源头管控”的组合拳,向街头非法竞速和噪音污染果断亮剑。

打击“摩托炸街”,关键在于精准锁定其行踪。莘县交警采取“显性+隐形”双轨并行策略,一方面,“警察蓝”高调屯警街面,在重点时段、高发区域动态备勤,形成强大震慑;另一方面,“便衣力量”悄然融入夜色,紧盯“炸街党”出没规律,发现警情,精准处置。5月16日晚,夜班民警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例行检索时,敏锐发现蔡庄大桥上一辆电动二轮摩托车正在进行危险的“翘头”炫技表演。更嚣张的是,当事人竟将视频上传至“快手”平台炫耀。警方闻警即动,迅速锁定目标,当晚便将未满18周岁、且未取得驾驶资格的刘某查获归案。

为彻底压缩“飙车炸街”生存空间,莘县交警坚持露头就打、常态高压。大队主要领导带队6次统一行动,紧盯职业中专、技校等易发群体,夜间22时至次日1时重点时段,台球厅、网吧等重点场所,健康路、槐堂路、光华桥等重点区域,采取“设点+巡逻”动静结合、“铁骑+铁翼”空地结合,实施“布控式查缉、定点式打击、立体式防控、叠加式震慑”。

“飙车炸街”背后往往存在非法改装产业链,莘县交警坚持标本兼治,将整治触角延伸至源头。联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对辖区内38家汽修厂、摩托车修理店、电动车销售及维修门店逐一过筛,不留死角。进行“拉网式排查、台账式管理、面对面监督、点对点压责”。5月以来,召开机动车检测线、车辆维修门店约谈会议3次,对非法改装点果断说“不”,做到治“飙”先治本。

“宣”字跟进,强化宣传警示营造治理氛围

莘县交警大队深知,根治“飙车炸街”顽疾,源头在“人”,关键在“防”。为此,他们一直以来大力强化宣传警示,营造“人人抵制、共同治理”的浓厚氛围。

突出教育引导,让警示“入脑入心”。路面执法不仅是处罚,更是重要的教育阵地。紧密结合查处的案例,莘县交警坚持“教罚相辅”原则。面对查获的未成年人或年轻驾驶人,民警不是简单开罚单,而是因人施策开展面对面警示教育:对好奇模仿者讲清危害后果,对追求刺激者剖析法律责任,对心存侥幸者警示前车之鉴。通过这种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引导,努力实现“查处一人、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辐射效果,让安全驾驶意识真正扎根。

莘县交警还不断丰富宣传模式,让宣教“活色生香”。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多元化、多载体宣传模式,印制手提袋、钥匙挂件、啤酒起子、塑料盆等文创产品3万份,开展知识竞赛、快问快答、拍照打卡等互动式宣传活动19场,提升了宣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强了宣教的感染力。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驾车,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莘县交警还积极构建“警、校、社、家”四位一体的沟通联动机制。民警定期走访学校、社区,动态掌握重点人员情况,与校方、社区工作者、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享信息、协同关注、共同引导。通过这种前置干预、多方共管的模式,有效压降了“飙车炸街”等扰民违法行为的发生率,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预防屏障。

“教”字收尾,深化标本兼治形成常态长效

遏制“飙车炸街”和未成年人违法驾车行为,不仅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因此,莘县交警也着力在深化教育、健全机制上下功夫,追求标本兼治的持久效果。

建立长效机制,让治理“耳聪目明”。为提升治理的预见性和精准度,莘县交警不断加强与县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的沟通会商,全面梳理总结在整治“未成年人驾车违法”中形成的有效技战法和经验规律,将其融入“专业研判+高效机制+大数据赋能”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将此类违法治理纳入24小时动态视频监控的重点关注范围,实现对风险隐患的实时感知、精准研判和主动干预。

由于未成年人的模仿天性,莘县交警在宣传上特别注重“内外有别”,严格把控信息出口。对于包含“飙车炸街”等危险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刺激性图片和视频,坚决避免在公开宣传渠道过度渲染细节,防止产生不良示范效应。同时,大力弘扬文明交通正能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和法治观,从思想源头上减少违法冲动。

同时,依托未成年人驾车违法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莘县交警不断健全完善与教育、治安等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形成共同防范治理的合力。对于曾参与“飙车炸街”等违法活动、存在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警方会及时向其本人及监护人发出警示函件,并联合辖区派出所、所在学校、社区及家长,共同启动跟踪帮教计划。通过定期谈心、法治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等方式,引导其认识错误、改正行为,有效防止其再次误入歧途。

责任编辑:李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