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
每一位学生都能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作为市属中学,淄博十八中秉持“人人有才,因势育才”育人理念,锚定“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改革,强化计划引领+项目驱动,以优化筑根基,向改革要动力,用创新谋发展,十八中学子实现“弯道超车”和“跃升发展”,学校也在“实干”“创新”中实现了优质特色发展,收获了良好口碑。
因势育才,每个人都出彩
2月5日,励行礼堂,高三成人礼暨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会。这是一场极具意义的报告会,已升入本科高校的穆昊格、田浩东校友,现场分享在母校“拼搏奋进”“跃升发展”的经历。同样考入本科院校的赵丹妮、穆德桐、张浩森、宋本轩、王经铜、刘腾飞、孙鹏宇、罗浩宇、蒋楷伦、李鸿明、王佳怡等众多校友,也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学弟学妹的叮嘱与祝福。
他们很多都讲到,虽然中考有不如意,但也仅仅代表过去,十八中更适合自己,在这里实现了更好发展。这里有勤勉专业的教师,有适宜难度的课程,有适宜高效的课堂,有温情德育,还有小语种教学……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平台,让我们完美实现了大学梦。
这场高校校友与在校学子互动交流,折射出的,是学校尊重学生不同的禀赋和天性,坚持“人人有才,因势育才”育人理念,力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发展他们的兴趣特长,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得到最佳的发展。
圆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学生知识基础不一,接受能力不一,擅长学科不一……如何解决这个教学问题?”
淄博十八中选择“以生为本,打造适宜教学”,即通过“选科走班、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多元发展平台”等,让“因材施教”“有效发展”真正发生。
高二语文组正集体备课,研讨分层教学方案。备课组长展示着一摞精心设计的学案:“我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了‘营养套餐’。文学素养较高学生,会有‘提升类’素材;基础较弱学生,会有‘基础类’素材。差异化素材和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从而实现有效发展。”
像这样的集体备课,发生在十八中每个教研组。高质量的集体备课,成为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实现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途径。
2月,围绕课程、课堂、管理、备考,一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发展的大幕拉开——
围绕课程建设,学校有序推进学科课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强化“学科教材+省定同步训练+自编学案(试题)”有效供给,构建“教学目标与要求+基础检测与能力培养题组”的适宜“教学问题组”;围绕课堂改革,学校有序推进数智背景下的“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推进AI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度运用;围绕“教学评”管理,学校强化“备课+上课+课辅”全链条管理,建立有效闭环管理机制;围绕备考策略,学校建立“高考指挥部”,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下沉管理,建立定期会商分析研判机制,并打造精准备考教研团队,细化优化各项备考工作项目表,通过强化关键考试数据挖掘与分析,建立学生历次考试成绩数据库,发挥好预警、诊断、矫正与激励功效。
多轮驱动,助力逆风飞扬
2025年山东省田径冠军赛,学校田径队荣获2项冠军,6人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中国中学生田径冠军赛梅园清同学高中200米第8名,常容硕等获得高中混合400米接力第5名;全国啦啦操联赛健美操队获得少年甲组技巧冠军;山东省健美操公开赛,李梦羽获得高中A组第1名,郭家瑞、苏培杰获得高中B组混双第1名,王昱鑫获得高中B组男子单人操第2名……
淄博十八中选择以生为本,为学生谋划,强化教学多元发展平台供给,提供日语、俄语等小语种教学服务,高质量的小语种教学,为学生打开另一扇门,实现了“跃升发展”。
人人有才,因势育才。有的同学擅长音乐,有的擅长体育,有的还有多元特长。淄博十八中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学生需求导向,提供更多优质的艺体教学服务。事实证明,多元化供给成就了多元受益,很多学生圆了本科梦。
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理念的坚守,系统谋划、师资搭台、课程搭建与重点推进。于学校而言,“艺体教学质量”和“特长生培养体系”双轮驱动是让辉煌继续的关键:针对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学校科学制定特长生训练计划与专业培养,并强化艺体生文化课学习跟踪,建立艺体组与级部、教练员与班主任的良性沟通机制;围绕艺体教学改革,提出坚持“多样、选择、效率”理念,增强音体美教学实效,并强化“音乐欣赏+音乐活动”,以及“美术欣赏+美术选修”,同时积极探索AI服务艺体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式。
适宜教育,奠基美好未来
今年“五一”期间,学校高三王衍杰同学捡到北京游客价值3万余元的相机物归原主,温暖了淄博。商品城警务站民警直言,“这既是淄博十八中品德育人的彰显,也传递着淄博这座城市的温度。”
成人礼、新高三授旗、新时代好少年暨十佳中学生表彰、班主任节系列会读、校长杯足球赛、“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读书节、邀请优秀教师高考学科辅导报告、系列主题升旗仪式……丰富的主题化、系列化德育活动,充满了教育意义,如水一般让学生在十八中充分成长。
立德树人是根本。德育活动是重要载体,而这背后是学校对“适宜教育”德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对此,学校明确全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人人有才,因势育才”育人理念,聚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宜教育”目标,立足学生“自觉学习、文明表现、友好相处、健康身心”四个好习惯培养,构建完善学校立德树人管理服务体系和“校家社网”立体育人格局,积极探索AI赋能立德树人的应用路径,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为此,学校立足构建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制定实施《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实施“双主体”实效德育模式,包括“体验·感悟·提升”型德育机制、“明理→梳理→践理”学生自我提升机制、“问题解决式”班会教育模式以及“认知澄清型”和“教育诊断型”家长会模式等。落实全员育人机制,强化“课程+”育人机制;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推进“首课思政”;丰富完善德育内容,围绕文明校园创建清单,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德育活动。探索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德育品牌建设。积极探索AI+德育体系建设实践。构建立体化育人格局,构建完善家校社网协同育人机制。
2024年1个班级荣获“省级优秀班集体”,张恒玮等26名同学荣获省市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今年4月学校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教育的真谛在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为其提供适宜的成长土壤。”在这里,没有“标准件”式的培养,只有因势利导的匠心;没有千篇一律的成长,只有百花齐放的精彩。淄博十八中正用智慧和爱心,书写着“适宜教育”的生动答卷,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熠熠生辉。 (王亚男)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