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约“波罗的海行动-2025”军事演习举行,共有来自美国、英国、土耳其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在内的16个北约国家的40多艘舰艇、25架飞机和约9000名军人参加。
此次演习海域覆盖波罗的海南部,从日德兰半岛延伸至格但斯克湾,紧邻俄罗斯战略要地加里宁格勒以及西北边境。值得注意的是,演习于6月5日在德国北部城市罗斯托克,以及拉脱维亚同时启动。罗斯托克位于波罗的海西南岸,不仅是德国海军司令部所在地,更是北约在波罗的海区域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波罗的海通往北海、大西洋的咽喉要道。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部与俄罗斯接壤,南部边界距离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仅数百公里,并扼控其与圣彼得堡之间的海上生命线,地理位置十分关键。此次“波罗的海行动”军演靠近俄罗斯的“家门口”,不仅加强了北约在波罗的海东西两翼的协同部署,也提高了北约对俄战略前沿的威慑能力。
无人装备的实战化演练是此次演习的一大特点。除防空、海上拦截、反潜、水雷对抗、医疗后送等传统科目外,演习还将水面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纳入反潜、扫雷等核心科目,重点检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此举既是对乌克兰危机中无人机、无人艇大规模使用的经验总结,也意在适应未来战争中越来越多的无人智能作战场景,是北约对无人平台融入现代海空作战体系的一次推演。
当前,特朗普重返白宫严重冲击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北约成员国在防务支出、乌克兰危机立场上的矛盾持续发酵。在面临多重内部分歧背景下,北约希望通过此次多国联合行动,尤其是瑞典、芬兰作为新成员国的深度参与,展示北约的团结与协同能力。对拉脱维亚这样直接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而言,北约这一强力姿态无疑稳固了其与北约深度绑定的想法。
“波罗的海行动”军演自1972年起每年举行,是北约持续时间最长的海上演训项目之一,目前已成为观察北约军事能力、欧洲安全态势的重要风向标。对于北约的这次演习,俄罗斯方面批评称其“极具挑衅性”,认为北约正通过此类行动为可能的军事冲突做准备。事实上,俄罗斯在北约演习开始之前已做出了“提前反制”。
5月27日,俄罗斯在波罗的海附近海域进行了大规模军演——投入20余艘军舰、快艇和保障船,25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演练反潜作战、防御无人艇攻击、海上和空中目标打击等内容。俄罗斯不仅派出波罗的海舰队主力,还从北方舰队跨区域调兵,展示海空一体化作战能力。
北约与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几乎同期举行军演,形成“针尖对麦芒”的对峙局面,双方舰机在狭窄海域频繁互动,甚至不排除“擦枪走火”的可能,引发外界对该地区局势升级的担忧。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波罗的海已成为北约与俄罗斯博弈的前沿。特别是芬兰、瑞典加入北约后,除俄罗斯外的所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都已是北约成员国。未来,这种“同域军演”可能会在波罗的海区域频繁上演,北约与俄罗斯的海上博弈也将愈加激烈。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