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山东省“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培育‘好品金融’品牌”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威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孟东晓在会上围绕绿色金融发展情况作交流发言,系统介绍了威海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推动绿色转型的经验做法和实践成果。
近年来,威海银行紧扣中央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思路,全面对接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创新,持续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效。自2018年起,该行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建立了“1+3+5+N”绿色产品体系,发布“绿色成金”特色品牌,设立绿色支行,累计发行7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绿色资产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5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达515.13亿元,较年初增长38.19%。绿金综合评价结果位居全省前列,连续两年获评威海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并荣获“2024年中国品牌日山东品牌价值企业”等荣誉称号。
孟东晓介绍,威海银行将绿色金融发展纳入全行战略层面推进,成立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出台《绿色金融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在总分行设立绿色金融部与绿色支行,强化组织体系保障,全面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聚焦生态、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围绕“经略海洋、蓝天白云、精致城市、齐鲁畅行、低碳制造”五大方向,持续丰富“绿色成金”品牌内涵,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推出“绿色工厂贷”“技改项目贷”“转型金融业务”等创新信贷工具。其中“绿色工厂贷”面向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工厂客户,贷款FTP成本较普通客户下调40BP,自今年3月推出以来,已投放29户、金额6.53亿元,惠企成效显著。
在绿色金融融合应用方面,威海银行积极探索“绿色+”多元协同路径,成功落地全国首笔海洋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推动绿色金融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创新推出“绿e链”产品,结合供应链金融模式服务核心企业绿色采购与节能减排需求;联合保险机构推出全国首笔渔业贝类碳汇指数保险质押贷款;在普惠领域上线“绿农贷”,依托“银担合作+大数据”模式,为农户提供纯线上、无抵押、低成本融资服务,累计支持近千农户,投放金额达4.4亿元,为客户节省融资成本超30%。
在政策工具运用方面,威海银行充分发挥“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和“山东省碳减排政策工具”价格优势,降低资金成本,精准支持绿色低碳项目,截至今年5月,累计支持项目金额达84.97亿元,有效促进绿色产业降本增效。在积极拓展业务的同时,威海银行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率先开展“基于ISSB准则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框架”研究,编制《可持续信息披露报告指南》与《可持续表现提升建议报告》,并推动绿色理念融入办公运营、出行模式与网点建设,是山东省内首家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城市商业银行。
孟东晓表示,下一步,威海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转型方向,加快发展模式变革,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服务供给,着力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