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山东省“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培育‘好品金融’品牌”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会上,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峰作主题发言,全面介绍了该行“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
李峰表示: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主责主业,也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山东工行坚持立足全省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以领军银行姿态服务支持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5月末,该行本外币、人民币贷款增量“双超”1000 亿元,创历史新高、列可比同业首位,是省内首家余额“双破”1.4万亿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李峰指出,工业是强省之基,科技代表未来。山东工行把服务好科技创新和工业经济作为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引导全行形成广泛共识: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就没有未来;不服务工业经济,经营就缺少基本盘。具体实践中,山东工行以落实“两新”政策为抓手,实现对新质生产力的精准滴灌,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成果。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山东工行先行先试、综合施策,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全面铺开、积厚成势”,多次在人行科技金融服务评估中获评“优秀”。5 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双破”2000 亿元关口,增量“双超”400 亿元。科技型企业中长期贷款、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速达 22.6%、29%,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率先承销全国首批、山东首单“科技创新债券”。同时,从“体制、产品、生态”三端发力,走出了一条工行特色的发展道路。体制上,成立科技金融委员会,挂牌“省级科技金融中心”,在济南、烟台设立分中心,成立 43 家科技支行,建立起层次分明、覆盖完整的“1+2+N”科技金融专营架构;产品上,对大中小微企业分类施策,匹配研发贷、人才贷、科创e贷等个性化产品,陪伴企业一路成长;生态上,与省金融办、科技厅、工信厅等强化合作,多点推进、连线成面,打造服务生态,汇聚发展合力。尤其是将支持科技创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已先后发放全省首笔科技创新贷款和全省(不含青岛)首笔设备更新贷款,累计投放金额位居全省首位。
在服务工业经济方面,山东工行找准定位,全力打造“制造业金融领军强行”。聚焦结构优化,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助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5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三千亿、中长期贷款余额突破一千亿,余额和增量均为四行第一。聚焦产品赋能,推动新兴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设备购置绿色贷、制造e贷、科创e贷等特色产品,多维度满足企业需求。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成功落地 AIC 股权投资基金、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聚焦生态体系,构建点线面一体服务新格局。“点”上强企业,重点做好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金融支持,其中小巨人有贷户覆盖率近 50%,同业第一;“线”上固链条,围绕全省 19 条省级标志性产业链,创新开展“百链千户”专项服务活动,加大数字供应链服务推广;“面”上育集群,与省工信厅共同推出先进制造业和战新产业集群专属融资方案,围绕 35 个国家级先进集群和 51 个省级先进集群,新场景化融资服务,提升服务适配性和精准性。
李峰表示,山东工行将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金融服务,统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山东“走在前、挑大梁”提供更多工行助力。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