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设施时兴“赶大集”。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调查发现,市场上仍有部分不法商家,私自定制购买属于特种设备的飞椅、海盗船等游乐设施,并在人流密集的集市、展会上流窜经营。这些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既不按相关规定进行备案,也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验检测,安全隐患极大。
据媒体此前报道,今年3月1日,在河南南阳镇平县一庙会上,就发生了一起飞椅游乐设备倾倒事故,导致1死1伤。类似的海盗船、过山车、旋转飞椅等,在当下很多地方的集市、庙会上并不鲜见。
飞椅、过山车、摆锤等大型游乐设施,为什么流行“赶大集”“逛庙会”“奔展会”?这些地方小孩扎堆儿、人流密集,有着天然的客源优势是一个方面原因,监管相对不那么严格,甚至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恐怕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据披露,这些游乐项目,可谓“小作坊下猛料”,刺激程度相当高,很是吸引孩子们;而经营者不仅缺乏登记手续,有的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拼凑几个人就敢开张,而且设备的速度、高度,以及摆幅的角度,都可以随意“手控”。
在这样的设施上游玩,不出事只能默念侥幸。而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像这样到处赶集的游乐项目,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条覆盖生产、运输、使用的灰色产业链,它们长年累月在各地游走,为乡里乡亲带去了欢笑,也埋下了夺命的安全隐患,属于亟待治理的“致命诱惑”。
其实,像飞椅等大型游乐设施,其最大运行高度和速度均明显超过2米和2米每秒,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达此标准的都属于特种设备。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投用前或者投用三十日内办理使用登记,并将登记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等。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在集市、庙会上运营游乐设施的“游击队”,并没有认真落实相关规定,不仅没手续、没执照,也没有报备、检修,只要设备还能动弹,就会一直高频次使用下去。甚至为了更刺激,经营者还会私自调快设备的速度,从而导致危险系数成倍增加。
这中间,经营者出于逐利目的不主动按照特种设备的规范运营,甚至刻意逃避监管,固然责无旁贷;而其辗转于各个集市、庙会等场合招徕客人,本身也有钻监管空子的嫌疑。对此,必须予以惩治。
即便经营者没有主动报备,也缺乏定期检修的责任,甚至安全意识淡漠,但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仍应主动作为,不断延伸监管的触角,特种设备在哪儿,监管人员就要出现在哪儿。惟其做到了监管无缝隙、不留白,才会有全方位的安全无虞。
此外,也要抓好源头治理,要从企业的生产资质、产品标准、数据设定等各方面入手,严格核验,绝不容许企业偷梁换柱,弄虚作假。据媒体暗访,有企业甚至表示,如果游乐设施是用于流动式经营,产品就不需要相关部门的检测。如此明目张胆造假,无异于危害生命安全,必须严查严管。
根据国家规定,大型游乐设施从生产到落地,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企业也要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生产资质,容不得半点马虎。
检索可知,早在2017年,因“赶集式”游乐设施频频吞噬生命,业内人士就建议建立常态化巡查打击机制。时至今日,仍有此类运动式大型游乐设施危害生命,是时候雷霆出击了。
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需要高高飞起、呼啸而过的游乐设施,更需要紧紧扣住的“安全带”。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