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东瀛|日本六代机欲命名“烈风”,暗藏什么“祸心”

透视东瀛 05-23 11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世峰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多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关于日本、英国、意大利联合开发的下一代战斗机,日本防卫省正考虑将其命名为“烈风”。“烈风”是日本在二战后期开发的一种战机,此举被批意欲为军国主义“招魂”。

英国范堡罗航展上,日英意推进共同开发的下一代战机的模型。

日本目前正与英国、意大利共同推进第六代战机的研发,并力争最晚在2035年开始部署日本航空自卫队,替换大约90架老旧的F-2战机。为此,日本政府在2025年度预算案中计入1087亿日元,作为与英国和意大利共同推进下一代战机开发的费用。同时,日本还计划投入198亿日元研制不同型号的远程导弹。

根据日本防卫省对自卫队飞机名称的内部规则,一般选取英文表述的首字母,例如战机为“F”,运输机为“C”,然后根据研发顺序加上数字。例如,继三菱集团与富士重工共同设计生产的日本第一款自制超音速战斗机F-1之后,由三菱重工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以美军F-16为基础共同研制的多用途战斗机被命名为F-2,自2000年开始服役。

据此规则,日本下一代战机的名称应定为F-3。但据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日本防卫省正讨论添加所谓“烈风”的昵称,将其称为“F-3烈风”。

二战期间日军开发的“烈风”战机。

“烈风”系原日本海军战机名称,由三菱公司在二战期间研制,计划作为原海军“零式”舰载机的后续机型,是为对抗美国海军的格鲁曼F6F“地狱猫”和沃特F4U“海盗”舰载机而设计的。1944年5月首架原型机试飞,二战结束时尚未投入正式生产。

“烈风”的命名远超军事技术范畴。“烈风”作为二战时期日本的战机项目,其命名本身就承载着军国主义扩张的历史记忆,暴露了其不甘失败的野心。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防卫省内部也有意见认为此举“会让人联想到军国主义”,而且共同研发伙伴英国在二战中属于同盟国,可能会反对使用“烈风”。英国计划将这款战机称为“暴风”,以取代现有的“台风”战斗机。

此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就经常以二战时期的舰艇名字命名。2013年8月6日,广岛原子弹爆炸68周年纪念日时,二战后日本建造的最大型“护卫舰”下水,并被命名“出云”号。从其下水日期和命名,足见日本右翼军国主义阴魂不散。该舰作为直升机母舰,现已被改造为可搭载垂直起降的F-35战机的轻型航母。

“出云”号这一名称源自侵华日军舰队的旗舰。当年的“出云”号是日本利用甲午战争的巨额赔款建造的排水量近万吨的装甲巡洋舰。1945年7月24日,“出云”号装甲巡洋舰在美军对广岛吴港的轰炸中被击沉。

日本海上自卫队“出云”号准航母

2018年7月30日下水的日本新型“宙斯盾”驱逐舰被命名为“摩耶”号。上一代“摩耶”号是1932年服役的一艘重型巡洋舰,服役后不久便参加了侵华战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舰参与了对菲律宾和阿留申群岛的侵占。1943年,“摩耶”号遭受美军空袭后回到日本修理改装。1944年10月23日,刚完成改装不久的“摩耶”号在菲律宾附近的作战行动中被美军潜艇击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右翼从未放弃“政治和军事大国梦”,岸田文雄政府在2022年底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安保政策文件,谋求获得“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突破和平宪法约束和“专守防卫”承诺,标志着二战后日本安保政策的重大转变。日本政府连年大幅增加防卫开支以配合军事扩张,计划在2027财年实现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目标,打破二战后日本政府遵循的防卫费占GDP比重不超过1%的惯例。同时,日本政府还大幅松绑“武器出口三原则”,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借机扩张军备,抓紧向“正常国家”和“军事大国”迈进。

以二战期间罪行累累的战机和战舰名称来“借尸还魂”,包藏着复辟军国主义的野心。在日本战败80周年之际,日方应深刻反省历史罪责、牢记历史教训,避免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赵世峰

赵世峰

打造有品质的儿童阅读亲子时光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