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盛大开园!明礼鲁源村,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可亲可感可近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5-21 245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 通讯员 植丰

日前,尼山圣境二期工程——尼山鲁源村景区进入试运营阶段,其以山水为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场景创新融合,通过“以游代学”的方式,打造出“全龄、全时、全季”的游览体验。

伴随其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鲁源村,亲手展开一幅“穿越千年,寻梦鲁源”的理想生活图卷,通过走进孔子的理想世界,沉浸式感受明礼的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5月31日,鲁源村即将盛大开园。

穿越千年,寻梦鲁源

走进鲁源村,扑面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鸟语花香。葱茏的草木、典雅的建筑、雅致的乐舞,呈现独一无二的东方美学。水法、水口、水型与桥梁、街道的梳理、塑造形成聚曲结合、和谐有序的景观,搭配泛水幕投影、雾森喷雾等多种演艺场景,让以豁达辽阔见长的北方山水,更加错落、富有诗韵儒风。

这里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场景创新融合,“为学”“立技”“怡情”“从心”等四大板块,通过“以游代学”的方式,打造“全龄、全时、全季”的游览体验。漫步鲁源村,游客可亲手展开一幅“穿越千年,寻梦鲁源”的理想生活图卷,走进孔子的理想世界,沉浸式感受明礼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一年前,鲁源村刚完成首开区建设,核心建筑尚礼阁及其他重点区域,仍处在建设中,小品景观也在持续优化中。今年2至3月,鲁源村成为尼山片区的主战场,工作人员们各司其职,有的在与团队头脑风暴,讨论创意呈现;有的狠抓进度,推动项目建设。为鲁源村开门迎客全力以赴。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相对于尼山圣境更厚重的传统文化氛围,鲁源村更活泼、放松。“我们希望大家能在鲁源村慢下来,在度假中体验明礼生活。”此外,鲁源村的演艺中还加入了穿着古装下棋、卖糖葫芦的等NPC,希望以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实现文化的更多样呈现。

可亲、可近、可感的传统文化

“思齐堂、知新堂等乡校组团,呈现的是礼、书、御等,涵盖文字的演变以及古人是如何驾车的。”鲁源村研学产品部助理部长刘继福介绍,乡校组团配备完整的数字体验场景,打造“科技感满满”的情景课堂,游客可在此与历史人物互动,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拼字校场,游客李萌正跟朋友进行拼字PK。只见两人根据屏幕提示,用身体摆出“人”“大”等文字,寓教于乐十分有趣。“乡校组团的几个景点,互动性更强,通过高科技的技术加持,我们认识了文字的演进,体验了古人如何驾车,在玩乐中学习了知识,一切都很有趣。”李萌说。

这些正是刘继福与同事们开发游学产品时,希望达到的效果。“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冷冰冰的,抽象的,也可以很好玩。一方面,我们在汲取、提炼厚重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在向观众们展示、传达时,希望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并渐渐喜欢上优秀传统文化。”刘继福以“不能承受之重”总结他的一年,“加班很多,开发故事线、剧情线,有时做到夜里2点,但也很幸福,在鲁源村实现了很多创意和想法。”他说,伴随鲁源村的开启,尼山景区进入了2.0时代,期待背靠尼山的鲁源村,能够成为“中国研学第一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入住鲁源村的店铺也极具特色。鲁锦织造、拓印馆、茶室等店铺,营造满满的文化感。“圣迹阁是一间文化体验馆,不仅有楷雕、尼山砚、碑帖等曲阜三宝展示,还有3D电影等,欢迎小朋友观看。”该店主理人朱亚斌介绍,店铺还重新创造了卡通形象的孔子像,迎合年轻人的口味。

店铺选址中,朱亚斌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在鲁源村,他说是多方面的考虑。“鲁源村处于尼山景区大片区内,去年尼山圣境的散客流量达到150万人次,强劲的虹吸效应,势必会向外辐射,带动鲁源村在内的周边配套景区的发展。另一方面,鲁源村呈现的是孔子的理想社会,而我们的产品与其调性一致。”他补充说,希望把曲阜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向外展示,让更多人了解曲阜、认识曲阜、爱上曲阜。

打造展示儒家文化新名片

走进尚礼阁演绎区,忽然传来一阵rap说唱,原来是《孔门深夜食堂》剧目正在展演。子贡、宰我等多位孔子的徒弟,在讨论谁应当陪夫子出游列国。“根据每个人物不同性格特点,我们设计了不同的台词。”鲁源村演艺团长陈飞介绍,该剧目打破了传统戏剧舞台模式,加入了说唱、街舞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传统文化更年轻。他补充说,总体的剧目设计上,鲁源村拥有更多的室外演绎,互动性更强,也更开放。目前,鲁源村共9个节目,每晚演出约25个场次。

令人惊喜的是,此前陈飞一直在尼山圣境,是《金声玉振》节目中孔子的扮演者。伴随着鲁源村的渐渐开放,今年3月,他由尼山圣境转到了鲁源村,身份也从表演者转变为导演。“刚过来时,有些房间、舞台还没搭建好,我们常常戴着安全帽在施工区排练。吃饭条件也不怎么好,大家都调侃说是‘和着风沙吃盒饭’。”陈飞说,一路走来尽管辛苦,但看到游客们对各个剧目的热情喜欢,他觉得一切值得。

“鲁源村太美了,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个细节都凝结着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演艺剧目很新颖、很有趣,演员们也都十分敬业,跟他们打招呼总能收到热情回应。”游客范芳芳说,她尤其喜欢夜晚的鲁源村。“鲁水之源节目将焰火、灯光巧妙结合,犹如打开一扇时空之门,让人穿越到孔子生活的时代,亦梦亦幻。”

五一假期,鲁源村进入试运营阶段,为控制客流,营造更好体验,日平均流量在4000人左右。据了解,现在入村主要以网上申请为主,游客多为周边居民。5月31日,伴随其完全开放,背靠尼山圣境这座大IP,鲁源村必将文化味儿更浓、呈现更鲜活,成为展示儒家文化的新名片。

责任编辑:李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