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潘佳蓬
在医疗器械行业加速国产替代的背景下,威海资本市场迎来标志性事件。5月8日,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014)正式启动 A 股申购,以 26.5 元 / 股的发行价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威高集团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国内血液净化龙头的资本进阶,更折射出威海本土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力。
本次发行总量为 4113.94 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 10%,募集资金 10.91 亿元将用于智能化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作为国内极少数实现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威高血净在血液透析器(市占率32.5%)、血液透析管路(市占率 31.8%)两大核心领域稳居行业第一,透析机市占率 24.6% 位列第二,技术实力对标国际巨头。
2022-2024 年,公司营收从 34.26 亿元增至 36.04 亿元,归母净利润稳定在 4.4 亿元左右,净利润稳定性体现于 2023 年同比增幅 40.36% 后,2024 年仅微增 1.65%,与行业带量采购背景下的 “以价换量” 策略相符。行业层面,我国血液净化市场规模正以年均 15% 的速度增长,尿毒症患者数量突破 300 万人,叠加老龄化趋势,长期需求明确。威高血净通过与日机装、泰尔茂等国际企业的技术合作,在透析机、腹膜透析液等高端领域实现突破,填补国产空白。
尽管市场关注度高,但威高血净仍面临两大隐忧:其一,腹膜透析液业务尚未盈利,且在广东、河南等地的集采中未中标,可能拖累整体业绩;其二,对合资企业的依赖度较高,若与日机装、泰尔茂的合作出现波动,将直接影响核心产品供应。此外,销售费用率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 20%),引发对其市场拓展可持续性的质疑。
除威高血净外,威高骨科上周 (2025/05/06-2025/05/09) 累计跌幅达 2.2%,截至 5 月 9 日最新股价报收 26.64 元。从增量上来看,5 月 6 日至 5 月 9 日融资买入交易规模 3032.54 万元,融资偿还规模 2270.72 万元,期内融资净买入 761.82 万元。从存量上来看,截止 5 月 11 日,威高骨科融资融券余额 9789.38 万元,其中融资余额规模 9775.33 万元,融券余额规模 14.06 万元。威高股份同期(5 月 5 日至 11 日)实际涨幅为 0.85%,收盘价 5.9 港元,成交额 5199.16 万港元,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整体业务布局的认可。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威海长期推行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对境内上市企业分阶段补助,并通过 “免申即享” 机制直接兑现资金支持。例如,2023 年泓淋电力、天罡股份等 6 家企业上市,累计发放补助 740 万元。威海高新区政策力度更大,对境内上市企业最高补助 500 万元,分上市辅导、受理申请、成功上市三阶段拨付。威高血净的上市进一步巩固了 “威海板块” 在全省资本市场的领先地位。
市场普遍关注威高血净在血液透析领域的龙头地位,却低估了其腹膜透析业务的长期战略价值。当前,我国腹膜透析渗透率不足 10%,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 20%,而威高血净通过与泰尔茂合作推出的中性腹膜透析液,可有效降低患者腹膜纤维化风险,延长治疗周期,填补国产技术空白。尽管该业务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但其差异化产品定位与基层医疗市场的下沉潜力,可能成为未来增长极。
政策层面,国家卫健委《“十四五” 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扩大腹膜透析服务覆盖,为行业扩容提供政策保障。威高血净计划将募集资金的 15% 投入腹膜透析液研发,重点开发生物可降解材料,有望在 3-5 年内实现技术迭代。但需警惕,若集采范围扩大至腹膜透析液,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造成短期业绩波动。
威高血净的上市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里程碑,更是威海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的缩影 —— 通过 “研发 + 市场” 双轮驱动,本土企业正从代工制造向技术主导转型。尽管腹膜透析等新兴业务仍需时间验证,但威高血净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与政策红利,已具备长期价值重估的基础。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其技术转化效率与市场拓展进度,将是把握威海资本市场机遇的关键。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等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