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生产中,“一通三防”始终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关键防线。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金桥煤矿对通风、防尘、瓦斯防治和防灭火等系统不断升级,为职工的生命安全筑牢了坚实的屏障。
智能通风系统:动态感知构筑"数字肺腑"
智能通风系统集成了先进的传感技术、数据分析算法和实时控制策略,利用现有的矿井通风参数监测系统,实现了风速、气压的精确测定,保证了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系统还通过对矿井巷道和通风构筑物的阻力参数测定,构建了通风网络三维模型,实现了通风网络的动态解算、在线监测、三维展示,达到了矿井通风系统多系统融合、瓦斯隐患等自动辨识、超前预警等目的。同时该系统还与现有的环境监测参数融合,实现了数据与数据、数据与图形的有效融合,为灾害防控预警提供了智能决策支持。
“以前,井下的测风工作需要专人连续好几天才能完成,现在有了智能通风系统可以实时自动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通防工区职工张师傅说。
分风控尘装置:粉尘治理的"精准外科手术"
在辅助运输暗斜井,分风控尘装置的引进和使用,为矿工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该装置在综掘工作面现有“长压短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自动控风装置、智能控制器等,解决了压风风流相对速度较快粉尘不能全部被抽尘系统吸入的问题。它能够将作业面粉尘控制在掘进机司机前方与迎头范围内,经抽尘系统的吸风将迎头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处理,最终达到降低作业面粉尘的目的。
“自从安装了分风控尘装置,现在截割作业时粉尘明显减少了,工作环境改善了,我们的干劲儿更足了!”掘进工区的小王说。
瓦斯智能巡检系统:构建"AI+物联网"防控体系
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头号大敌”,而瓦斯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为瓦斯管控提供了精准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该系统依托煤矿内部网络,通过PC端进行巡检计划以及路线规划等操作,井下则利用本安型手持终端结合地点标识系统,并自动生成瓦斯报表,代替了传统手写牌板、随身记录本和手工瓦斯报表。该系统还可分类型对巡检路线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巡检线路数据库,并根据巡检线路在GIS地图上自动生成最优路线,自动记录现场实际巡检路线并与计划路线对比,异常报警。它同时还支持按日、周、月对巡检点巡检数据、超限报警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自动生成某一地点的某一数据的变化曲线,展示巡检数据的趋势性、倾向性和合理性,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现在手持终端自动提醒检测点,杜绝漏检,数据真实性更有保障。"瓦斯员小张现场演示移动端操作流程。
防灭火系统:多模态感知提升主动防御
煤矿火灾是威胁矿工生命安全的一大重大隐患,而完善的防灭火系统则是守护矿井安全的“防火墙”。金桥煤矿防灭火系统包括注氮系统、阻化剂防火系统、压注凝胶系统、囊袋充填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束管监测系统、感温光纤系统和防火门墙等。这些系统相互配合,形成了全方位的防灭火网络。注氮系统通过注入惰性气体,降低矿井内的氧气浓度,有效防止煤炭自燃;阻化剂防火系统则通过喷洒阻化剂,抑制煤炭氧化;压注凝胶系统和囊袋充填系统可以快速填充火源区域,隔绝氧气;安全监控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则实时监测矿井内的温度、气体成分等参数,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感温光纤系统能够快速感知温度变化,为火灾预警提供支持;防火门墙则在火灾发生时起到隔离火源的作用。
"就像给矿井配备了24小时智能消防队,"安全员赵师傅指着防灭火智能系统说,"现在从预警到处置全程不超过15分钟。"
“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而智能化、科技化技术的应用则为这一核心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如今,矿工们在井下工作时,呼吸更顺畅,环境更安全,心里也更踏实,这不仅是科技的力量,更彰显了企业对职工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下一步,金桥煤矿将继续加大智能化、科技化技术的投入,为职工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环境。.
文/图丨刘述勋(金桥煤矿)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