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硚口城管“四朵金花”:智管共享单车服务于民

极目新闻 03-06

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赵志宏

3月6日上午10时许,武汉市硚口城管共享单车专班负责人韩江蓉在城管智慧平台上发现,双墩地铁A、B进出口,单车数量达到349辆,预警红色。当即,她拿起手台,通知专班3名女队员督促单车企业负责人,及时转运车辆。一个多小时后,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单车减量近百辆,预警系统恢复绿色。

“四朵金花”

“我们专班的四朵金花,在共享单车管理上,各显神通,让硚口区成为全市唯一实现共享单车量化管控的城区。”硚口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张涛说,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为方便市民出行,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朵金花”巡查单车秩序

“泼辣金花”韩江蓉:善解单车潮汐难题

韩江蓉是硚口区共享单车专班负责人,以其武汉女人的雷厉风行、兢兢业业的精神,成为了城市治理中的一抹亮色。

共享单车是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工具。韩江蓉接手单车管理专班负责人后,每天查看武汉市城管执法委的共享单车智慧管理平台,那些跳动着的、犹如城市脉搏的单车数据,激发了她的大胆尝试。

韩江蓉在调度转运单车

她在智慧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出“智慧+”共享单车治理的“三定平衡法则”——定点、定时、定量清运,成功破解了潮汐难题,实现了共享单车的动态平衡。

科技赋能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数据支撑。硚口城管单车专班日夜监测硚口区各个潮汐点位的共享单车情况,构建了内容全面、数据翔实的“数据库”。以此为依托,韩江蓉和队员们精心梳理出全区20个极易拥堵的重点点位,实行精准量化管理。最终形成的“硚口区重点点位清淤一览表”,每个点位都标注着精准的调度量。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调整,各点位已实现共享单车数量均衡、摆放有序的理想状态。

“自从有了这张表格,单车管理的效能、精准度提升数倍。”韩江蓉举例说明:每天早上七点到九点半,多福路口美团单车转运120-150辆,哈啰单车转运70-80辆;古田二路轻轨站点位,每天早上七点半到九点半转运120辆左右,晚上七点至八点转运40辆。“这些精准的转运时间、地点、数量,是我们从转运空间大小、周边居住人口数量、出行规律等多个维度细致分析得出的。”

“在硚口城管的帮助下,转运师傅们都反映这张表格一目了然、操作简单,工作目标明确。”美团单车硚口片区运营负责人肖福宝感慨道,“以前转运师傅们全凭经验,难免有误差,现在数据量化后,即使人员变动,也能迅速上手,精准清运。”

这份堪比实验室数据的“城市配方”,让硚口成为全市唯一实现共享单车量化管控的城区。

“机灵金花”项斯宇:“三方联动”解锁“共治密码”

“共享单车管理工作就像解谜游戏,每次破解难题都让我成就感爆棚!”3月6日,性格活泼开朗,沟通能力满分的硚口城管单车专班队员项斯宇说,她每周联合街道开展的共享单车清障活动中,注重与多方交流,了解他们需求和痛点,解决单车管理中的难题。

在一次联合行动中,她得知古田四路轻轨站因场地局促,潮汐问题难以解决。于是,她和队员们早高峰时来到现场,发现转运车辆停在路边,反而成了“路障”,影响行人通行和车辆进出。项斯宇无奈地摇摇头:原本是为了畅通道路,结果却添了堵,真是尴尬又着急。

“我们执法大队的副大队长张涛常说,管理共享单车,不能一个人在战斗,要学会借力,发动各方力量共治。”于是,项斯宇化身“协调大师”,召集联发九都府物业和单车企业沟通,最终达成共识:每天早高峰,物业免费提供停车场内临时停车区域,供转运车辆使用。这一招“空间折叠术”,彻底根治了古田四路轻轨站的潮汐问题。

项斯宇(右一)张贴单车禁停标识

项斯宇(右二)督促运维人员转运单车

不仅如此,项斯宇还为集商场、写字楼、住宅于一体的越秀商圈提供了“定制化解决方案”。因为越秀经常举办各类型活动,会出现不规律的共享单车潮汐现象,让转运人员措手不及,越秀物业人员望车兴叹。项斯宇建立了一个共享单车群,形成“你呼我应”的联动机制。每当物业反馈单车淤积情况,转运师傅10分钟内必到现场。

物业还会提前将大型活动信息发至群里,方便单车企业提前调度。大家纷纷点赞:自从有了这个群,单车淤积问题迎刃而解!

越秀的建筑群挺拔气派,与汉江遥相呼应,双色摆放的共享单车仿佛一道彩虹,点缀着城市的风景。项斯宇兴奋地眨眨眼:“小创新大成效,解难题的感觉真让人上瘾!”

“严谨金花”王金:“精细治理”谱写“秩序乐章”

“虽然我进入单车专班才几个月,但治理共享单车真的是一门大学问。”温文尔雅的王金,原本负责法规工作,每天与抽象的法律条款打交道,如今却一头扎进了接地气的共享单车治理中。

“大家都知道硚口的共享单车管得好,因为团队里能人巧匠多。刚来专班时,压力确实不小。”王金坦言,几个月下来,她发现这个团队特别有凝聚力,工作氛围就像一家人,大家齐心协力,把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做到了极致。

“虽然是单车专班的新兵,但有几项工作,我自己还比较满意。”王金记得,当时发现宗关轻轨站、双墩A出口常有共享单车停在马路边。经过细心观察,她找到了症结,原是20厘米高的路缘石,让力气小的女性抬不动车,有的骑行者嫌麻烦,干脆把车停在机动车道上,既影响市容,又存在安全隐患。

王金与单车运维人员一起测量路缘石高度

王金灵机一动,联想到道路科正在推行的路缘石“零高差”无障碍改造工作,便主动联系市政道路科负责人夏凡进行“零高差”改造。3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20厘米的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零高差”的坡,骑行人员可以毫不费力地骑到地铁旁边的停车区内。凭着这一招,彻底根治了这里的单车乱停放问题。

路缘石“零高差”改造

单车专班还有个创新举措,那就是每月给单车企业发批评或表扬函,一方面提醒企业加强内容管理,同时表达管理部门对单车企业关注一线人员的关注和肯定。出于职业习惯,王金每次在路过遇到共享单车停放点,都会多看一眼:摆放是否整齐、车身是否洁净。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王金路过一处共享单车停放点,看到一位运维师傅正埋头清理车上的“牛皮癣”,双手冻得通红。她立刻到附近的商场买了杯热奶茶递给师傅。师傅搓搓手,腼腆地笑了。王金还向领导建议,为这位师傅发表扬函。师傅感动不已,特意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暖心管理 情系民生”。

“干一行爱一行,凭借女性的敏锐与智慧,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温暖与力量。”这是王金对自己的要求,她也正在努力做到。

“微笑金花”肖思敏:用“温度”绘就“城市风景”

高鼻大眼、笑容甜美的肖思敏,是硚口城管共享单车专班的一名内勤。她以井井有条的工作风格,为一线队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勇往直前。

“我经常看到武汉英中学校小学部的老师在单车管理群内点赞,称赞硚口城管指挥得当,即使在上学高峰期,校门口也从未出现单车淤积的情况,保障了师生平安出行。每次看到这些,我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肖思敏笑着说。但她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不断思索:“我自己应该如何拓宽自己,发掘潜能,为单车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山东城管来武汉向硚口城管取经时,肖思敏主动请缨,向兄弟部门详细讲解了硚口城管的“一核三极”管理体系。她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美团单车湖北省公共事务经理郑欣欣称赞道:“硚口城管的单车治理水平走在全市前列,我们企业也会将这些宝贵经验向全市推广。”

肖思敏在讲解单车治理案例

肖思敏不仅专注于内部管理,还热心帮助单车企业拓宽招聘渠道。她主动联系街道、社区,组织运维人员招聘会,为单车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她的贴心举措,不仅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也为单车治理注入了更多社会力量。

肖思敏感悟说,城市治理不仅是冰冷的规则,更要有温度的服务。她的微笑和行动,像一缕阳光,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图片来源 肖敏 卢成汉 拍摄)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