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市场迎来变量:京东入局能否掀起风暴?

央广网 02-13

在中国庞大的外卖市场,美团与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已维持多年。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占餐饮收入的比重升至22.6%,外卖等已然成为餐饮企业的重要盈利渠道。就在这个万亿级市场中,2025年2月,京东以零佣金模式强势入局,搅动行业格局。从最初的校园创业项目到如今餐饮业的重要增长极,中国外卖行业的演变跌宕起伏,京东的入局是否会将成为新的转折点?

外卖江湖的崛起与争霸

外卖行业的起步堪称传奇。2008年的一个秋夜,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宿舍里,张旭豪和几位同学萌生了创建校园外卖平台的构想法,这便是饿了么的雏形。2012年,在获得金沙江创投100万美元A轮融资后,饿了么正式推出第一版APP,并开启全国化扩张,成为行业先驱。

2013年,美团敏锐捕捉到市场机会,果断进军外卖领域。紧随其后,阿里和百度也相继入局,分别推出淘点点和百度外卖。2014年被业内称为中国外卖行业的“元年”,四大平台展开激烈角逐,一场惊心动魄的市场争夺战就此展开。

2015年,外卖行业进入疯狂烧钱阶段。饿了么当年连获两轮融资,总额近10亿美元;美团也不甘示弱,融资7亿美元后与大众点评完成合并。在资本助推下,外卖平台快速扩张,而阿里的淘点点则渐渐淡出市场。

行业的发展充满戏剧性转折。2016年春节,百度外卖因策略失误导致市场份额大幅下滑,最终于2017年被饿了么收购。2018年,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中国外卖市场形成了双寡头格局。凭借微信生态和出色的运营能力,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到2020年已接近70%。

骑手与佣金:市场博弈的核心

外卖行业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配送骑手群体。早期为抢占市场,平台不惜重金招募骑手,提供优厚待遇和社保保障。以美团为例,其日均活跃骑手数量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从1.4万人激增至17万。

然而,随着盈利压力加大,骑手待遇逐渐缩水,用工模式也由固定雇佣向更灵活的众包模式转变。外卖平台为追求效率,不断改变演算法。随着平台算法的不断优化,骑手则越发受制于系统的严格管控,面临着超时罚款、差评扣款等多重压力。

2022年,在社会各界对骑手权益的持续关注和监管政策推动下,外卖平台开始调整策略,提高补贴标准,并适当放宽配送时限。美团三年内投入超60亿元用于骑手补贴,同时推进费率透明化,将佣金标准定在6%-8%之间。

外卖市场迎来变革?

然而,作为新入局者,京东的挑战不容小觑。首先,外卖行业深度依赖餐饮商家资源,而京东目前的入驻范围仅限“品质堂食餐厅”,覆盖面相对有限。其次,外卖配送与电商物流有着本质区别,京东能否将自身供应链优势转化为外卖竞争力仍有待检验。此外,配送网络的完整性和效率也是其必须解决的难题。

京东的入局为外卖市场注入了新的变量,可能在多个层面推动行业变革:一方面,零佣金策略或将倒逼现有平台优化收费模式;另一方面,更高的骑手待遇标准可能带动行业用工环境的整体改善。对消费者而言,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意味着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丰富的选择空间。

外卖行业本质上是一个深度依赖用户体验的市场,消费者对配送速度、餐品品质和服务标准的要求极高。京东能否真正撼动现有格局,关键在于能否将自身优势与外卖服务的特殊性相结合,打造独特的竞争力。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个万亿级市场因新玩家的加入,正在酝酿新的变化,行业或将迈向一个更加多元和可持续的未来。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