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季节,二氧化碳开发公司运行维护中心屋内忙得热火朝天,运维一班班长周立兴正坐在办公桌前认真记录,不一会儿,他面前的生产运行记录本上就写满了日常规划和已完成的工作量。
2024年,是周立兴在吉林油田工作的第18个年头,更是他扎根CCUS一线、勇担“碳”路先锋的第9年。多年来,踏冰履雪、冲风冒雨是他工作的常态,日复一日的奋斗,他毫无怨艾,也因此成为了领导、同事、家人们眼中的“拼命三郎”。
练就技术“急先锋”
“工作要拿出居家过日子的心,别盲目干,研究着把活儿干细,实实在在地做事儿。”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8年来,他早已将单位当成了家,和工作过起了日子。每一次抢修,每一次高难度的工作任务都能看到周立兴的身影。情8平台井掺输管线发现漏点时,零下三十摄氏度的天,他跳入管线坑中参与焊接堵漏,一干就是一天一夜,浑身被水湿透;6#井组发现管线漏失时,瓢泼大雨中,他顶雨跳进管线坑中淘积水、清淤泥、查漏点、修管线,靴子灌满水,泥巴裹满腿;公司绿色矿山建设迎检时,他和同事们连续奋战了20几天,把全队60多口油气井,每个井组的井场、油水气间都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完善和粉刷……
争做碳路“多面手”
二氧化碳开发公司于2015年2月成立,是吉林油田唯一的科研型生产单位,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CCUS专业化公司,年原油生产能力19万吨,年埋存CO₂能力4亿方。
“最初咱国内CCUS技术还处于空白状态,风险高,挑战无比艰巨。”周立兴回忆起来,感慨万分。没有现成的技术,他们就在书本中找理论;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他们就在现场实践中摸索前进。
几乎每晚夜深人静的时候,都是周立兴“充电”的时刻,向专家学、向书本网络学......他通过各种方式研习CCUS业务知识。为了进一步提升CCUS操作技能水平,他连续考取了采油工初、中、高级资格证书和电工、焊工特种作业证,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多面手。
勇当创新“弄潮儿”
“小发明也能解决大问题。”这是周立兴的口头禅。参加工作以来,凡事爱琢磨的周立兴坚持边工作,边钻研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小改小革。
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致力于研究适合生产需要的工具及方案探索。在一次更换盘根盒时,周立兴发现加盘根时仅利用铁丝或皮带绳来固定压帽,这样很容易脱落砸伤手指。2021年,他与相关技术专家一起参与研发了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的盘根盒压帽固定装置,这项装置可以在加盘根时将其卡在光杆上,拖住盘根压帽,同时,还利用小细钢丝绳缠在悬垂器上,与固定装置连接起来,双重保护下,彻底解决了压帽脱落的难题。“一种抽油机井口盘根盒固定装置”这项发明还获得国家级专利证书。
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工作,“苛刻”要求自己。而正是这样的严格要求,让他曾荣获吉林“能源工匠”、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吉林油田公司特等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今年,周立兴再次获得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姚婉如 整理 省总工会供图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