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璐璐 菏泽报道
9月24日,菏泽市召开2024年市城建、交通领域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就菏泽市交通建设方面情况做介绍。
据介绍,近年来,菏泽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市内大循环、外围大辐射、区域大联通”的交通发展战略,抢抓政策机遇,多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初步构建起了现代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菏泽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航空方面。牡丹机场已经构建起了国内3小时航空圈,客货运业务持续上升。自通航以来,牡丹机场已累计运输旅客207万人次,其中今年运输旅客64.9万人次,同比增长25.6%,增长幅度在华东地区排名第4位。另外,牡丹机场还联合中国邮政、顺丰速运,开通了航空货邮运输业务。截至8月底,共完成货邮吞吐量768.6吨,同比增长426.4%,增长幅度在华东地区排名第1位,成为菏泽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铁路方面。全市铁路通车里程442公里,其中,日兰高铁菏泽段全长115公里。7月18日,日兰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菏泽东站日开行动车组达68列,今年以来,客运量已达196.5万人次。日兰高铁的开通,不仅实现了菏泽交通的大变革,更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同时,加快运输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公转铁”,去年11月,东明华汪热力铁路专用线建成运营;今年7月,曹县广源陆港铁路专用线建成运营。2023年,全市铁路货物吞吐量达到2323万吨。
水运方面。洙水河航道和新万福河航道一期实现通航,菏泽市境内通航里程27公里;巨野港区麒麟作业区、万丰作业区和成武港区安济河作业区已建成运营。自通航以来,菏泽市水运规模持续扩大,港口吞吐量由2019年的250.5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537.7万吨,其中,煤炭及煤化工产品运输占比47%、建材占比36%,粮食深加工产品等占比6%,成为大宗商品的首选运输方式。今年以来,吞吐量已完成488万吨,全年有望突破800万吨。
公路方面。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0公里、普通国省道1370公里、农村公路2.83万公里。全市基本建成了以7条高速公路为主体框架,以“五纵五横十连”的17条普通国省道为主体网络,以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公路网络,“干支相连、外通内联、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的路网结构已基本成型。
尤其是菏泽市不断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通车里程已占全省总里程的九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二位;公路密度位居全省第一位;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并且村内至少有1-2条硬化穿村公路;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实现“户户通”。
目前,菏泽市正在研究编制“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发展目标,即:“米字型”综合通道骨架基本形成,实现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直达周边重要城市,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旅游景区更加便捷,形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目前,初步确定了20项交通重点项目清单,除“十四五”转“十五五”的5项续建项目外,计划“十五五”期间新建项目9项,另外还有6项争取纳入“十五五”或者中长期规划,实现菏泽市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为菏泽早日实现后来居上提供保障、当好先行。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